磊:北漂實習記31-如何喝酒少傷身

【byb.cn 管理員】編者按:春節期間,親朋好友之間少不了飲酒,那么該如何飲酒才既能助興,又不傷身呢?面對中國深厚的酒文化,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飲酒這個問題呢?下面,看看磊是如何做答的呢?

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喝酒是在所難免的。很多人對酒的感情是非常復雜的,既喜歡喝酒,又怕喝多了影響健康。
中國有著世界最悠久的酒文化,古人曰:"酒有著水一樣的外表、火一樣的秉性"。用中醫陰陽論觀點來看,水為陰、性濕,火是陽、性熱,酒陰中有陽,是濕熱的結合體,有功有過。
《本草新編》中曰:"酒,味苦、甘、辛,氣大熱,有毒。無經不達,能引經藥,勢尤捷速,通行一身之表,高中下皆可至也。少飲有節,養脾扶肝,駐顏色,榮肌膚,通血脈。"
酒喝下去以后,主要走肝膽和脾胃系統。肝喜散,酒性辛散,正好投其所好。肝藏血,酒入肝則溫通血脈,改善氣血循環,可使人肌膚潤澤。肝膽主生發,人體的各種興奮情緒,都與肝有關。酒入肝后,使得氣血運動速度加快,人就出現發熱興奮的感覺,抵抗外邪的能力也會隨之增強。
喝到微醺地步,人會變得興奮、激動,借助酒氣能激發出來更多的靈感。縱觀古代詩人,有幾人是不愛飲酒的呢?想必不少經典詩詞的創作,都與飲酒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
遇親朋好友一同小酌,酒到酣時,能讓人忘掉暫時的煩惱與憂愁,暢所欲言。都說飲酒傷肝,俺覺得適量喝點,不僅不傷肝,還能通暢血脈、疏發肝氣呢!
酒性溫,能溫脾暖胃,加快體內氣血運行的同時,還能加強腸胃蠕動,促進消化;脾喜芳香,酒中芬芳之氣能醒脾開胃。但凡具有"芳香化濁"的藥物或食材,都具有驅散體內濁邪之氣的功效。酒不僅具有化開體內濁邪之氣的功效,對外界環境還有著驅邪的作用,在各種祭祀活動中,酒是必不可少主角之一。
- [網友]花溪:傾訴 讓咽痛消失06-09
- [網友]花溪:油拔排毒的具體方法02-23
- [網友]花溪:讓我們一起做油拔02-16
- [網友]花溪:糖尿病人的食譜07-10
- [網友]花溪:老公降糖記07-01
- [網友]宇峰:驚竦-竟從膝蓋里拔出...10-20
- [網友]花溪:節后的深度灌腸效果驚...10-14
- [網友]印善:體會春三月的"發陳"05-21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