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旭是中醫治死的那羅京呢

當我們解開三個謎團之后,(謎團一:西醫是先進還是....... ;謎團二,是中醫治死了陳曉旭嗎? ;謎團三:放化療真的能治癌嗎? )我們發現了一個答案,這個答案是什么呢?那就是自己的健康、自己的生命,選擇權實際上在自己的手中。
由于現行的醫療體制,導致了西醫成為了主流醫學。各種復雜的,盤根錯結的利益關系,使醫生、醫院行使救死扶傷的功能日益退化,醫院事實上成為了謀利的場所。
西醫的醫院越蓋越大,他們的錢是從哪來的?國家拔付的款可能還不夠發工資的呢。對于慢性病,或者說是生活方式病,像高血壓、糖尿病、癌癥等,西醫幾乎拿不出任何有效的解決方案來,它告訴你,這種病沒治,會讓你終身服藥,你想想這最符合誰的利益,對,當然是藥廠的利益。正像曼戴爾松醫學博士所撰文一樣。
我們的全民醫療體制,報銷體制,讓你很難選擇除西醫以外的其他的療法,因為沒人給你報銷。很多病人,在面對生命、健康的選擇時,幾乎無路可選,他們在選擇西醫報銷的時候,最終也把自己報銷了。
西醫的治癌理論,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不僅是癌癥,包括各種慢性病的治療理論,幾乎都是錯誤的。對于這些病,他們找不到確切的病因,完全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他們不把人看作一個整體,而是一個局部,應對的就是由冰冷的機器檢測出的指標,而幾乎完全不考慮人的切身感受。試想一下,現在很多人,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拉不出屎,但各種檢測指標卻正常,這樣的例子是不是很多很多。
當然,我這樣批評西醫,肯定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事實上,西醫在防疫、診斷、搶救、手術上,還確實有其獨到之處。但是在對待慢性病上,幾乎無能為力。在這里,我們不想評說中、西醫孰優孰劣,只是提醒網友們,在選擇治療方案時,別一根筋。誰先進的地方,未必就能救了你的命。
現在有很多反對中醫的人,包括像何祚庥這樣的所謂科學家。他們往往打著的旗號就是中醫不科學。那什么是科學呢?對于醫學而言,沒有科學和不科學之說,只有療效才是硬道理。醫學,其實就是經驗科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西醫的歷史不過二、三百年。而中醫的歷史則有幾千年。試問,如果中醫不科學,為什么會存在幾千年。能存在下來,說明它有市場,有效,所以才會有人傳承。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成立的時候,我們就有4.5億人口,當時我們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直到今天也是。我們在沒有西醫之前,我們的民族的生存、繁衍靠的是什么作保障?當然是中醫和中藥。我想何祚庥老先生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他們可能沒用過西醫、西藥吧?他們能活下來,能生出、培養出像你這樣一個所謂的科學家來,你難道不感謝中醫、中藥嗎?
當我們無知地貶低自己的老祖宗的時候,當我們堵塞言論的時候,當我們覺得西醫是如此科學的時候,羅京就不幸成為了這個時代下的醫療犧牲品,說實話,他真的不應該死,即使是什么也不治,也不至于死的這么快。
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中島宏博士說:“許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無知”。
人的生命權、健康權,其實應該完全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我曾經在2008年的11日9日的文章:“驚:從央視主播羅京患癌說起”http://www.neimengedu.cn/doc_67.aspx,就已經有過如下的論述和善意的預言,誰曾想,半年之后,不幸言中,原文如下:
“另外,這里還要提醒一下各位,羅京說:"醫學很發達 無須動手術".這個觀點值得思考.醫學是很發達,但是否能救得了命,這個事誰也不好說.以現在中國治癌癥的通常做法,就是手術加化療.我想化療這種東西,對人的危害有多大,可能只有醫生才清楚.曾經有人做過調查,如果治療癌癥的醫生自己得了癌癥,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放棄用化療.而且化療的后遺癥很多,也許多少年以后,當你得了老年癡呆后遺癥的時候,你都不會知道,你當初被化療過.
我建議央視的領導,聯系一下老中醫李可老先生,也許他才能真正治得了羅京的病.”
羅京,由于是一個名人,因此,他的健康、他的生命,可能已經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想必他每年應該接受最好的體檢了吧?但這種體檢應該都是西醫的。他可能從未看過中醫。既然有如此高科技的體檢,為什么還會走到今天這一地步呢?如果他本人、他的親屬、他的單位領導多一些養生之道,多一些醫學常識,多一些中醫方面的朋友,他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無論你多有錢,多有權,多有地位,多有名,當沒有了健康的時候,一切都沒有了!
我寫此文的目的,無非是想告訴各位,與其說到時得了癌,才想起治病,不如從現在著手,學會養生,三分治、七分養,永遠是真理。我們在緬懷羅京的時候,是不是除了感嘆他的人品、他的能力、他的工作業績之外,還應該有更深刻的反思呢?我們不希望以后再出現張京、李京、王京、趙京......,愿羅京之死,為所有的后人敲響健康的警鐘,我想他在九泉之下,也會感到欣慰的!最后,還是用《黃帝內經》的話來結束我這篇文章: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