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談醫改基本不成功令誰心寒

?
從60年代直到今天,鐘南山院士親身經歷了祖國醫學事業發展的風雨歷程。近日鐘院士接受健康時報記者專訪時,不禁談起目前最令他感慨的話題:醫改是伴隨新中國發展歷史的,如今祖國醫學的成就令國際矚目,這豈能與醫改割裂開來?
?
從相聲《打針》到“記者茶水驗尿”
?
現在中年以上的人,對相聲《打針》都有印象,它諷刺的是在過去“大鍋飯”體制下,“干多干少都一樣”的消極行業作風,醫生對病人的疾苦心不在焉的工作狀態。而另一個典型事例,是發生在如今市場競爭條件下的醫療事件,一家媒體為“考察”醫德醫風,導演了“茶水驗尿”的暗訪。它雖然不象相聲《打針》那樣家喻戶曉,卻也在社會上引起很大轟動。記者以茶水冒充尿液,到10家醫院化驗,竟然有6家查出陽性。之后全國92家三甲醫院醫務人員以實驗證明:茶水當成尿驗,九成化驗單呈假陽性。這兩個例子毫無關聯,但是代表的是兩個典型的年代,反映的是在這兩個年代里醫療行業的不同問題。
?
1979年,國際先進的市場競爭機制,激勵機制開始引入我國。鼓勵多勞多得,調動了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這應該是永遠的真理,是社會主義的經濟法則:各盡所能,按勞取酬,體現的是社會主義制度。
?
正是在這樣改革開放的機制之下,在當時中國的歷史條件下,極大地鼓勵和調動了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祖國醫學事業得以蓬勃發展。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特別是到了今天,由于醫療事業跟市場經濟是不能劃等號的,所以市場經濟帶來的很多弊病在醫療工作上反應了出來,把醫療變成了商品,因此走歪了路。
?
真理的雙刃劍使市場經濟,催生了中國現代醫學知識分子人文精神的沉淪!
?
對于目前嚴峻的局面,鐘院士提出他所激賞的一個觀點:“一定要將醫務界的多勞多得,多賣多得,變成優療多得,”他強調:“要形成優良的勞動”!
?
- [人物]虛擬養老 云端陪伴03-15
- [人物]許潤三:好心情勝過十劑良藥01-15
- [人物]老人測測血管年齡01-09
- [人物]于康:吃對食物不做軟胖子01-01
- [人物]陰虛 腎精就會往外跑09-23
- [人物]九旬老人每周堅持踢球06-13
- [人物]熱茶能讓身體更涼快09-25
- [人物]酸痛尋阿是09-13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