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京主治醫陳虎的憂傷與幸福

?
??? “對每一位患者負責,是醫生最基本的態度。”
?
??? 然而,不是每一個重病患者都會像羅京一樣有條件接受全國多位頂級專家的聯合會診。大多數患者在遭遇癌癥等重大疾病時,除了把命運寄托在自己所遇到的醫生手上,別無他法。也正因為如此,患者會才對醫生產生很深的情感依賴。
?
??? “記得在90年代,那時候病人少,一天可能就幾個,所以我們有更多時間跟病人交流,他們對我們非常信任,有的兩口子打架的事,病人都找我們來傾訴。”
?
?? ? “現在不一樣的是,病人越來越多,有時候一天會有幾十、上百個,有的可能會記不住名字。”陳虎說。但不管怎樣,這些患者對醫生所寄托的希望不會變,醫生的職責和使命不會變。
?
??? “對于一個醫生來說,提高醫學技術、攻克更多疾病以造福患者是恒久的目標,但眼前的當務之急是使治療手段和流程更合理和有效。”
?
??? 對于有些疾病來說,治療手段和流程的不同會導致患者的命運各異。以腫瘤治療為例,目前它的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包括手術和放療等)、化學治療和免疫治療,選擇哪幾種治療方式、怎樣排列這些方式的先后順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治療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命運像棋子一樣,遇到高明的棋手會皆大歡喜,否則,便有可能全盤皆輸。
?
??? “如果能實行多中心會診的診療模式,患者就不會承擔這些風險。比如,一個腫瘤病人來了,由一個牽頭的首席醫生,聯合各個科室統一進行會診,根據以前的循證醫學的結果及最新分子病理診斷結果,確定應該實施怎么樣的治療,比如說先手術,后化療,再放療,或僅僅手術,或放療就可以了。”
?
??? 2009年,科協在廣州舉辦的一次學術沙龍上,陳虎又一次提到了多中心會診診療模式,據介紹,它的有效性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共識。“如果首診醫生的知識和經驗都很全面,同樣能達到一樣的效果。”陳虎說。
?
??? “但是現在很多醫院可能對這個理念貫徹不下去。因為醫院要求科室達到一定的經濟效益,各科室為了自己的利益會在治療方案上各自為陣。”
?
??? “10年前,這種診療模式就被提出了,雖然至今還沒有實施,但我們還會不斷的倡導,讓更多人知道它。”
?
??? ——也許,實現多中心、跨科室的聯合診療還需要掃除更多的障礙,但作為一個醫生,他體現自己責任心最可行的方式之一,便是胸懷一顆敢于擔當的心,告訴患者,什么是更完美的治療方式。
?
?
- [人物]虛擬養老 云端陪伴03-15
- [人物]許潤三:好心情勝過十劑良藥01-15
- [人物]老人測測血管年齡01-09
- [人物]于康:吃對食物不做軟胖子01-01
- [人物]陰虛 腎精就會往外跑09-23
- [人物]九旬老人每周堅持踢球06-13
- [人物]熱茶能讓身體更涼快09-25
- [人物]酸痛尋阿是09-13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