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做醫生是一個悲哀的職業

?
??? 從1987年開始,曲黎敏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學生們講授《黃帝內經》,1998年參與人民衛生出版社組織的《黃帝內經》白話翻譯工作,她和醫學經典打了20多年交道,把冷僻的《黃帝內經》講到了尋常百姓家中。其實在分配到北京中醫藥大學之前,她居然沒聽過《黃帝內經》的書名。
?
??? 北京師范大學就讀時,曲黎敏算不上是“好學生”。她喜歡讀書,但不是讀“正經書”,很多課她都不上,因為覺得講的沒意思,但有幾位大師級老師上課,她一節不落。“我喜歡看古文的經典,覺得有趣,后來又迷戀上了西方哲學,弗洛伊德、尼采、康德、卡爾-榮格等等,讀了個遍。他們的很多作品我都很喜歡。”
?
??? 大學畢業后,中醫藥大學來北師大招人,說明只要一個男生。曲黎敏的老師推薦了她,說這個女生能頂4個男生。結果彼此“一見鐘情”,從此曲黎敏就走上了中華醫道。
?
?? ? 2003年,曲黎敏已經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中醫傳統典籍的副教授,但是她對養生并不熱衷。父親的去世使她深受打擊,曲黎敏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健康對人生的意義。她說,自己原先只關心教育,從那以后,她開始重視實踐,下苦功夫潛心研究醫藥,她帶著學生在自己家里熬藥,拿自己當針灸的實驗對象。這也是她最終能走到今天的重要契機。
?
??? 21年前,剛剛中文系畢業分配的文學女青年曲黎敏,或許不會想到,到45歲時她最暢銷的作品,不是她的文藝小說,而是她解讀中國養生文化的作品。她的養生理論雖然沒能幫到她的父親,卻影響了更多的人。“剛開始的時候,就因為看書看得太猛了,甚至產生了生理性厭惡,但是,當我真的讀懂《黃帝內經》,人生都為之開闊。如果我上大學時還有些浮躁,醫學給了我沉靜的力量,讓我認真思索起人生更本質的問題。”
?
????
- [人物]虛擬養老 云端陪伴03-15
- [人物]許潤三:好心情勝過十劑良藥01-15
- [人物]老人測測血管年齡01-09
- [人物]于康:吃對食物不做軟胖子01-01
- [人物]陰虛 腎精就會往外跑09-23
- [人物]九旬老人每周堅持踢球06-13
- [人物]熱茶能讓身體更涼快09-25
- [人物]酸痛尋阿是09-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