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穴位的故事042水突:咽喉痛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說到了足陽明胃經的第9穴-人迎,由于它和頸動脈竇處于同一個位置,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如果采用卡喉或者重擊人迎穴時,會導致人猝死,因而我們把它定義為死穴。由于此穴太過于敏感和危險,因而在治病的過程中用到的并不多。今天,我們繼續(xù)沿胃經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其第10穴-水突,它對治療因胃火上炎導致咽喉痛有比較好的效果。

一、水氣調節(jié)之樞
水,指穴內的物質為地部水液。
突,突破也。
水突,名意指胃經的地部經水受心火上炎之熱大量氣化。本穴物質為人迎穴傳來的地部經水,位處頸部,受心火上炎之熱經水大量氣化,如同釜中之水受熱時的翻滾上突之狀,故名水突。
在解讀水突穴時,我始終對這個穴的位置搞不大清楚,因為它讓我想起了以前解讀過的大腸經上的一個穴位“扶突”,這兩個穴位似乎都在胸鎖乳突肌上的中點位置,那二者有什么區(qū)別嗎?看了下面的圖大家就明白了:

1.從大體位置上看,扶突穴更往上,位于頸總動脈人迎穴旁邊;而水突穴則更靠下,幾乎是在胸鎖乳突肌的中點位置;
2、不管是扶突穴,還是水突穴,都會有頸動脈突突的搏動感,,這也就是為什么他們名字中都有“突”字的原因了,當然,只不過這個搏動的“突”不如人迎穴明顯罷了。
3、從精確定位上看,扶突穴,是在胸鎖乳突肌上,而水突穴則是在胸鎖乳突肌中點的前緣上。
我們在《穴位的故事》中,解讀扶突穴時,曾經提及了頸部“三突穴”的概念,分別是位于大腸經上的扶突、胃經上的水突和任脈上的天突,這三個穴幾乎處于一條直線上,如下圖: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上的針灸穴位庫后會發(fā)現(xiàn),除了水突穴以外,以“水”字命名的穴位共涉及4條經脈上的4個穴位:
胃經:水道
腎經:水泉
督脈:水溝
任脈:水分
以“突”字命名的穴位,涉及2條經脈的2個穴位:
大腸經:扶突
任 脈:天突
非常有意思的是,雖然帶“突”字的穴位分布在大腸、胃、任脈三條經脈上,但它們卻全部都集中在脖頸處,并且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這三穴幾乎是在一條直線上,之所以三穴都被稱之為“突”,應該有取自頸動脈“突突”搏動之意,這就是我為什么把這三個穴稱之為“三突穴”的原因了。
我們這一節(jié)的小標題為“水氣調節(jié)”之樞,啥意思呢?
我在《穴位的故事》解讀“巨髎”穴時,曾經將12經脈中哪些經脈是多氣多血,哪些是多氣少血,哪些是多血少氣,作了詳解,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十二經氣血多少歌”:
【方歌】多氣多血惟陽明,少氣太陽厥陰經,二少太陰常少血,血虧行氣補其榮。氣少破血宜補氣,氣血兩充功易成,厥陰少陽多相火,若發(fā)癰疽最難平。
【注】人之十二經,有氣血多少之分,多則易愈,少則難痊,瘍醫(yī)明此,臨證可豫知癰疽、瘡瘍之始終難易,而用藥消補之法始當也。
①多氣多血:如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此二經常多氣多血;
②多氣少血: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手少陰心、足少陰腎、手太陰肺、足太陰脾,此六經常多氣少血。
③多血少氣: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手厥陰包絡、足厥陰肝,此四經常多血少氣;
血多者則破其血;氣多者則行其氣。氣少者難于起發(fā),宜托補之;血少者難于收斂,宜滋養(yǎng)之;氣血兩充,則易于起發(fā),易于收斂。惟手足厥陰、少陽四經,倍多相火,此四經若發(fā)癰疽,肌肉難長,瘡口難合,倘過用驅毒峻利之藥,以伐其氣,以消其血,必難收功。故明其經之氣血多少,則用藥不致有妄汗妄下之弊矣。
我之所以提及此段話,是想說明,凡是帶“水”字的穴位,均與調節(jié)經脈上的“血”有關,胃經上帶“水”字的穴位,分別為“水突”和“水道”,前者位于人體的上部(頸部),后者位于人體的下部(小腹),一上一下,分別調節(jié)上下兩部分的“血”供情況。這剛好就引出了我們下面要說的話題。
二、水突穴是治療咽喉痛的要穴
在《穴位的故事》專題已經解讀過的穴位中,涉及到咽喉痛的穴位曾經提到了“少商”穴,它也是治療咽喉痛的要穴,那同樣是治療咽喉痛,少商和水突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我們知道,肺是嬌臟,它是主管人體疏布氣血的,尤其偏重于氣。當我們人體受寒時,氣機被打亂受阻,此時就會感覺咽喉痛,這時,我們需要點按少商穴,將頂在上面的氣熱下泄,也就是來一個釜底抽薪,火一撤,咽喉自然就不疼了。
還有一種咽喉痛,是我們吃的熱性的東西太多了導致的上火,比如說麻辣的東西,這種火,不是肺火,而是胃火。火大了,身體里的水就自然不夠,那此時,我們點按“水突”穴,就是將胃經這條多氣多血的經脈上的氣血重新分配,呼叫將血水調過來以便滅火,水一滋潤,你說咽喉還會疼嗎?所以,同樣是咽喉痛,少商和水突在使用上還是有區(qū)別的。當然,我們到后面在解讀任脈上的穴位時,還會提到第三個治療咽喉痛的穴位,那就是“天突”穴,此是后話,到時我們再詳解。
三、功效與主治
【功效】
冷卻循頸項上炎的火熱之氣并為天部提供水濕陽氣
【主治】
咽喉腫痛,咳嗽,氣喘
四、總結
1、水氣調節(jié)之樞
2、治療因胃火導致的咽喉痛
有詩曰:麻辣美味入口香,化作胃火奪咽涼,嗓子疼痛誰破解,水突到來熱走光。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