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故事58外陵:繞臍腹痛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說到足陽明胃經的第25穴天樞,它是溝通上下焦的樞紐,是胃經上可媲美足三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因為它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募穴,因此,它對腹瀉和便秘,具有雙重調節的作用,同時,對提高性功能也有幫助。今天,我們繼續沿胃經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其26穴外陵,它對繞臍腹痛有很好的療效,咱們還是先來說文解字。

一、經外脾土之丘
外,指本穴氣血作用的部位在經脈之外。
陵,陵墓也、土丘也。
外陵,名意指胃經的脾土微粒輸送胃經之外。本穴物質為胃經上部太乙、滑肉門、天樞諸穴,胃經下部氣沖等穴傳來的天部風氣及風氣中夾帶的脾土塵埃,上下風氣交會后在本穴形成了一個風氣場的駐點,隨風氣揚散的脾土微粒則隨著在本穴的風停氣止由天部沉降于地,在穴周外部形成了脾土堆積的土丘,故本穴名為外丘。


關于外陵穴,相關的介紹非常少,應該屬于一個比較冷偏之穴。外陵穴之前,是天樞穴,它是溝通上下焦之樞紐,其開合功能非常重要。而天樞穴接下來,遇到的第一個穴,就是外陵。

大家看這張圖片,當水壩開閘時,會騰起大量的氣浪,由于瞬間的浪太大,水流不會延著正常的河道行走,必會四處擴散,由于大壩下下泄的水流中,攜帶了大里的泥沙,因而當行走一段之后,隨著水流力量的減弱,就會在下游沖積出一小塊灘涂,而這高起的的土丘,就尤如丘陵一般,故此命名。
中醫的很多理論,都來自于人類對自然界和自身的認識,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采取了取象比類的方法,在穴位的命名上,也不例外。從天樞這個樞紐開閘放出的經水,到了外陵穴沉降,堆積出一小塊灘涂丘陵,這就形成了外陵穴。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現,以“外”命名的穴位,并不多,只涉及4條正經的4個穴位,以及經外奇穴的2個穴位:
胃經:外陵
小腸經:肩外俞
三焦經:外關
膽經:外丘
經外奇穴上肢部:外勞宮
經外奇穴下肢部:外踝尖
而以“陵”命名的穴位,同樣也不多,4條正經和1個經外奇穴,共5個穴位:
胃經:外陵
脾經:陰陵泉
心包經:大陵
膽經:陽陵泉
經外奇穴下肢部:陵后
其實,胃經上的外陵穴和膽經上的外丘穴,在命名和穴義上,幾乎如出一轍,本來丘和陵都屬于同義詞,何況,外陵穴又叫外丘穴,這就不難理解了。
二、治療繞臍腹痛
既然外陵穴,是由天樞穴下泄的經水沖積形成的脾土丘陵,因此,這種堆積,有時反而會影響經水的順暢下泄。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因此,對于腹痛,尤其是肚臍周轉的腹痛,可以考慮按揉外陵穴試試,尤其是當你感覺指下有結節時,通常是經絡堵住了,所以,把它按揉開,有助于緩解腹痛。
針對外陵穴治療腹痛的作用,古籍是這樣記載的:《針灸甲乙經》:腹中盡痛,外陵主之;《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腹中痛,心如懸,引臍腹痛;《針灸大成》:主腹痛,心下如懸,下引臍痛。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和胃化濕, 理氣止痛
【主治】
外陵穴治繞臍腹痛,凡腹氣之繞臍者,多屬寒熱氣結。
腹痛,疝氣,痛經,泄瀉,痢疾,腹脹,腸鳴,闌尾炎,輸尿管結石,胃炎,腸炎,腸痙攣等
四、總結
1、經外脾土之丘
2、治療繞臍腹痛
這正是:開閘放水水沉沙,沙積脾土堆成卡,繞臍腹痛難受耐,外陵之上病氣撒!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