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醫五臟與五行的關系

先看看《黃帝內經》對于肝(不要簡單對應肝臟,中醫講究的是系統,不是局部器官)的闡述。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生風;酸傷筋,辛勝酸。”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這些都是動物形成之前存在的演化過程。地球一經形成,方位就確定了,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風由東方而生,也是可以理解的;風生木,好比春風使萬物復蘇;酸味只能是草木的味道。酸生肝,就是說,草木的中酸味決定了肝的產生,或者說,肝的產生是由于草木中的酸性決定的,作為人體這樣的生命體,肝是必然存在的。
肝被喻為體內的化學工廠,分解有害成份和大分子物質,合成必要的生命物質,產生能量物質,沒有肝臟,機體就不能利用食物中的能量和物質,故可認為有木之酸必有人之肝。在食物的消化中,必經胃這一酸性環境,胃的PH值常為2~3。總之,酸性與消化合成之關系,作為PH值的理解只是一種便利性,當有更寬廣的含義。肝生筋,筋即肌肉,人體之所以存在肌肉,是由肝決定的,有兩種性質可以幫助理解。一是東方生風,風生木,風和木皆為動,人體的肌肉正是為運動而存在,因此,肝的性質必然決定肌肉的性質;另一方面是肌肉的運動需要消化大量的能量,其能量只能由肝臟代謝提供,而且肌肉過度活動時產生的丙酮酸,只能回到肝,經肝生成葡萄糖后再送到肌肉去氧化利用。筋生心,從五行相生中,為肝木生心火,從生物進化上,心臟也是肌肉,是運動的橫紋肌,低等生物先有肌肉,后有心臟,心臟可視為特化的肌肉器官。
從這些理論來看,肝主生發就不難理解了,自然界草木最大的功效就是將能量(主要是陽光)、無機鹽、二氧化碳等通過光合作用,變成有機物。肝臟同樣如此,但它和眼睛有什么關系嗎?筆者不敢太肯定,粗略的聯想,草木對陽光是很敏感的,向日葵、含羞草都是跟著光在運動的。眼睛也是,沒有了光線,啥用都沒有。另外,肝屬東,東方是日出之地,是光明的發源地。
從現實生活的例子來看,“肝開竅于目”也被反復證明是正確的。比如說,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有些毒素則是通過淚液排出去的。根據現代醫學研究,眼淚中含有能改變人體情緒的蛋白質,即苯鄰二酚和胺作用的鹽類,只能通過流出眼淚,才能排出這種有害的化學物質。
肝開竅于目,或許從這里面能夠窺見一二。
那么,易怒的老人,是否更容易引發白內障和青光眼呢?有這個可能,青光眼是眼壓高引起的,經常發怒的人,尤其是老人,不僅要注意肝,還要注意青光眼和白內障。
- [網友]花溪:傾訴 讓咽痛消失06-09
- [網友]花溪:油拔排毒的具體方法02-23
- [網友]花溪:讓我們一起做油拔02-16
- [網友]花溪:糖尿病人的食譜07-10
- [網友]花溪:老公降糖記07-01
- [網友]宇峰:驚竦-竟從膝蓋里拔出...10-20
- [網友]花溪:節后的深度灌腸效果驚...10-14
- [網友]印善:體會春三月的"發陳"05-21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