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故事134絡卻:頭暈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我們說到了足太陽膀胱經的第7穴通天,它是治療鼻炎的良穴。今天,我們繼續沿膀胱經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第8穴絡卻,它對治療頭暈眼花耳鳴有幫助,咱們還是先來說文解字~~!
一、若即若離之穴
絡,聯絡也。
卻,退卻、拒絕也。
絡卻,名意指頭部氣血由此匯入膀胱經。本穴氣血由于通天穴基本上無物傳來而處于空虛之狀,穴內氣血是由穴外頭部傳入的寒濕之氣而非陽熱之氣,本穴既有聚集頭部氣血的作用但同時又拒絕接受外部的陽熱之氣,故名絡卻。
【定位】: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現,以“絡”命名的穴位,僅絡卻和三陽絡,而以“卻”命名的穴位,卻僅有絡卻一個,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膀胱經:絡卻
三焦經:三陽絡
從絡卻的穴義來看:“本穴既有聚集頭部氣血的作用但同時又拒絕接受外部的陽熱之氣,故名絡卻”。
如果從字面解釋來看,就是一種若即若離之感。為什么會這樣呢?對于一個直立的人來說,絡卻之前的幾個穴位,承光和通天,幾乎位于頭頂的最高點,也就是人體天部的位置,既承受了自然界的光明,也通了天。但到了絡卻這個點,位置稍稍下滑了,雖然它可以接收通天穴傳來的氣血,但因為它的位置剛好處在一個從高點向低點的坡上,氣血物質雖有來但存不住,故而才會有所謂的“空虛之狀”一說,和既聚集又拒絕的狀態,用若即若離形容最為恰當。(本穴氣血由于通天穴基本上無物傳來而處于空虛之狀,本穴既有聚集頭部氣血的作用但同時又拒絕接受外部的陽熱之氣)
二、緩解頭暈眼花耳鳴
膀胱經在頭頂上的幾個穴,在功效上,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五官的作用,原因在于,位于人體的天部,最高點的位置,容易接受到外界的氣息,既有對人體有益的,也有有害的。同時,又由于頭頂上脂肪肌肉很少,再加上頭頂呈現一個圓弧狀,所以氣血即使有,也不易存住,這個在絡卻穴上表現的尤為突出。因為前文已經說了,它位于從承光、通天,這兩個人體最高點的位置開始下行的坡上,所以雖然可以接收到來自于最高點的氣血,但卻存不住,呈若即若離狀。如果大家不好理解此現象,看看梯田就明白了。

如果不修梯田,結果就是會造成水士流失,根本無法長莊稼。其實人體也一樣,頭頂上的幾個穴都如此。如果我們刺激這個穴位,就相當于將這些“水土(氣血)”給截住了,讓其不再白白的流失掉,這在絡卻穴上表現的就最為突出。我們要做的是收集其“絡”的功能,而降低其“卻”的功能,從而將截住的氣血引入到顱內,灌注給五官,以達到“目受血而視,耳受血而聰”的目的。當然,如果腦供血充足了,循環良好了,頭暈的問題自然就會緩解了。
中醫的理論多來自于人與自然的共生中的靈感,這也就更好理解了中醫理論中的取象比類方法了。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傳輸頭部濁氣
【主治】
頭暈,目視不明,耳鳴
四、總結
1、若即若離之穴
2、頭暈眼藥耳鳴
這正是:若即若離頂中穴,尤如梯田水肥越,頭暈眼花又耳鳴,刺激絡卻療效確!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