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故事183承山:抽筋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我們說到了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第56穴承筋,它對治療腰痛有幫助。今天,我們繼續沿膀胱經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第57穴承山,它是治療小腿抽筋的要穴,咱們還是先來說文解字~~!

一、承受身體山之重
承,承受、承托也。
山,土石之大堆也,此指穴內物質為脾土。
承山,名意指隨膀胱經經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本穴物質為隨膀胱經經水上行而來的脾土與水液的混合物,行至本穴后,水液氣化而干燥的脾土微粒則沉降穴周,沉降的脾土堆積如大山之狀,故名承山。
【定位】: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昆侖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現,以“承”字命名的穴位,共涉及到了4條經脈的8個穴位,外加一個經外奇穴。
胃經:承泣、承滿
膀胱經:承光、承扶、承筋、承山
膽經穴:承靈
任脈:承漿
經外奇穴頭頂部:挾承漿
這8個“承”穴的穴意,多與“承受、承擔”有關。大部分的“承”字穴,都是位于一個“小山包”之下。比如,胃經上的承泣,是位于眼球之下;承滿,是位于肋骨之下。膀胱經上的承扶,是位于屁股蛋子之下;承筋則是位于小腿肚子這個山包之頂;而承山,則是位于小腿肚子之下。這充分說明了“承”字的含意,就是承受它上面的壓力。當然,還有兩個“承”穴,都位于頭部,包括了膀胱經上的承光和膽經上的承錄,這里的“承”字,則多與承受、繼承相關了。
而以“山”字命名的穴位,則只有承山一穴,獨此一家,別無分號,足見其特殊性。此穴之所以用“山”字來命名,正是因為其所在位置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它位于小腿肚子之下,人體的整個分量,如大山一般全都壓于此,故此命名。
健康一線解讀承山穴
二、治療抽筋
可能很多人都遇到過腳抽筋的情況,比如游泳的時候,抽筋的部位主要在足弓。另外,我們看體育比賽,尤其是足球比賽時,也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此時解決的辦法很簡單,拼命將你的大腳趾往回按壓,重復幾次就可緩解。

可遇到腿肚子抽筋的情況,還真的比較少見,這就是老百姓經常所說的,累的我腿肚子都轉筋了,講的就是這種情況。當然,處理方法也可如上圖所示。
對正常人來說,通常抽筋的情況多是由于過度劇烈運動導致的。也就是說,當運動量過大時,氣血在短時間內大量涌向腿部,使得腿部一時承受不了這洶涌而來的氣血,造成經絡堵塞而發生抽筋,這和城市里的交通堵塞情況類似。此時,我們點按承山穴,有助于快速分散化解瘀堵的氣血,從而緩解抽筋。當然,如上圖那樣按壓,也同樣可以緩解,其目的,就是疏通經絡,加強氣血回流。
當然,如果你不是在運動時抽筋,而是在睡覺時抽筋,那就又是另外一種情況了,這種人多半是體質虛弱者,或者是老年人,氣血虧虛,血不養筋了,西醫通常把這種情況歸之為缺鈣。實際上,這是肝血陰虧的一種表現。這時,點按承山穴的作用就不大了,而是要全面調理身體,補充氣血才行。
三、天星穴
承山,還是十二天星穴。那到底什么是十二天星穴呢?
簡而言之,這十二個穴,就是人體正經的361個穴位之中的穴中穴,換言之,它是精華之中的精華。具體是怎么一回事呢?

《黃帝內經》中記載,說人身上有十二經絡,以應十二個月,有三百六十五節,以應一歲,其實就是說人的穴道有三百六十個。穴道數量在歷代的發展中,慢慢地累積,到明朝的《針灸大成》,就已經記載了有三百六十一穴。
人身上有三百六十一個穴道,分布在十二條“正經”和任、督兩條脈上。每一個經絡上的穴道數量不一,例如膀胱經上最多,有六十七個穴道,心經、心包經最少,各有九個穴道。穴道的數量那么多,臨床上究竟有哪些穴道可以選用?
明朝的一位醫生因為用穴的方便性,以及有效性,發展了十二個穴道,在《針灸大成》中稱之為“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十二個穴道都是在“正經”上面,而且都是屬于重要穴道,例如五俞穴、原穴、絡穴或大關節上的穴道等,臨床應用上非常好使,很有效,幾乎這十二個穴道,已經可用以治療全身所有的疾病。
《針灸大成》里面收錄編成為“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它的總訣是這樣寫的,
“三里內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沖昆侖穴,環跳與陽陵,通里并列缺;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訣。治病如神靈,渾如湯潑雪,北斗降真機,金鎖教開徹。至人可傳授,匪人莫浪說。”
就是說雖然有三百六十個穴之多,不出這十二個穴,只要補瀉的處方正確,就什么病都能治了。而且還說治病有如神靈,應手即愈,就像用熱水潑在雪地上,一下子就溶化了。還說這些穴道是北方之神所傳授的。因此,針一扎進穴道,連金鎖都可以打開。在這個歌訣里面還有:古人傳授任何一種技藝都是師父找徒弟,不是徒弟找師父的,所以歌訣說:至人可傳授,匪人莫浪說,就是說,只能夠教給那些好的弟子,不是好弟子,就不能教他。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凡是被列入12天星穴的穴位,均為萬金油之穴,也就是什么都管,管的功能很多,比如,委中就屬于此。中醫針灸《四總穴歌》說:“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指的是委中穴管的是腰腿背的病癥。當然,既然承山也被列入到此,想必和委中穴一樣也是萬金油穴,經常在此點按或者拔罐,沒壞處。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
運化水濕,固化脾土
胃主濕,脾主燥。脾最怕濕,所以,承山穴也是一個祛濕大穴,幾乎所有人點按此穴時,都會感覺疼痛,說明濕氣重。所以,刺激此穴,會祛濕固脾,增加脾運化的功能。
【主治】
痔疾,腳氣,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五、總結
1、承受身體山之重
2、抽筋
3、12天星穴
這正是:十二天星有承山,固脾祛濕兩頭擔,運動過度抽筋有,刺激它來保平安!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