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故事347水分:水腫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說到了任脈的第8穴神闕,也就是俗稱的肚臍,它有延年益壽的功效。今天,咱們繼續沿任脈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第9穴水分,它同樣也有消除水腫的效果,咱們還是先說文解字~~!
一、水濕分流通道
水,地部水液也。
分,分開也。
水分,名意指任脈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本穴物質神闕穴傳來的冷降經水及下脘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后,經水循地部分流而散,故名水分。分水名意與水分同。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1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下動脈、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八、九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現,以“水”字命名的穴位不多,涉及4經5穴,并且主要集中在胃經上,這應該和胃乃水谷生化之源,脾胃為“倉廩之官“有關。同時,所有的“水”穴,都與豐沛的氣血相關。從這5穴的分布區域來看,也很有意思,其中位于頭頸部的:有督脈的水溝穴和胃經的水突穴,前者主管急救,后者主管咽喉痛;位于下腹部的,有任脈的水分穴和胃經上的水道穴,二者均主管下焦的水濕通道;而腎經的水泉穴則位于足內踝部,它管痛經,這樣,全身上中下三段,都有水的通道分布,只不過受限于所在位置,功效表現也不太一樣罷了。
而以“分”命名的穴位,則只有兩個,一個是位于膀胱經肩背部的附分穴,另一個就是任脈的水分穴,前者主管肩頸痛,后者主管水濕分流。
二、消除水腫
在我以往服務過的客戶當中,有不少人肚子里有濁水,手一推就會聽到嘩啦啦的水聲。但凡有此情況者,多是由于小腸內的結節導致,而之所以會形成結節,主要是因為這類人多愛琢磨事,中醫講,思則氣結,而這些結節的存在,就會導致小腸的水液代謝出現障礙。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篇第八》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受盛:受,接受,盛,容納。現代醫學認為,小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收人體養分的。中醫認為,心和小腸相表里,如果營養吸收好,心主的神明就好,相反,當然,那些天天瞎琢磨事的人,也會影響小腸的消化吸收。
化物:化,融化、消化;物,食物
中醫認為,小腸的生理功能:泌別清濁。
泌,即分泌。別,即分別。清,即精微物質。濁,即代謝產物。
所謂泌別清濁,是指小腸對承受胃初步消化的飲食物,在進一步消化的同時,并隨之進行分別水谷精微和代謝產物的過程。泌別清濁是小腸的生理功能之一,因為小腸在泌別清濁過程中,參與了人體的水液代謝,故有“小腸主液”之說。所以張景岳說:“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濁,水液由此而滲入前,糟粕由此而歸于后,脾氣化而上升,小腸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類經·臟象類》)。
在以往的解讀的穴位當中,也曾經提到過水腫的問題,那就是陰交穴,它位于肚臍下一寸,而水分穴則是肚臍上一寸,都算是肚臍周邊穴,這些地方都特別容易形成結節,從而出現腹部的水液代謝障礙,那些推腹產生的水聲,多與此有關,如果你在推腹時有這種水聲,你就自己回憶一下,是否愛生氣,愛琢磨事,尤其是女性,偏瘦的人,更容易有上述現象。
解決這些結節,最有效的手段,主要是按摩,用食、中指點按肚臍周邊的位置,探尋結節點,通常這些點與周邊指感有明顯不同,強按時還會有痛感。當把這些結節按揉化開后,腹中的濁水也就慢慢消失了,有很多人按著按著就會有小便感,這就是小腸泌別清濁的功能。從這個意義上說,陰交和水分的功效都是差不多的。當然消除腹部濁水,也不只是局限此二穴,只要是腹部在探查時有結節,都需要化開,其中胃經的水道穴,也是一個關鍵消水腫的大穴,只不過按揉肚臍上下這二穴效果會更明顯一些,尤其是水分,其作用更強于陰交,水分水分,顧名思義,自然是分流水液了。
健康一線解讀任脈水分穴-消除水腫
三、功效與主治
【功效】
分流水濕
【主治】
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翻胃,水腫,小兒陷囟,腰脊強急
四、總結
1、水濕分流通道
2、消除水腫
這正是:思則氣結水液阻,臍周四邊路易堵,推腹濁水聲嘩啦,點揉水分水盡出!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