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故事奇穴29氣門:崩漏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我們說到了經外奇穴的第28穴,也是奇穴胸腹部的第4穴利尿,它對因虛證引起的癃閉效果明顯,包括因中氣,腎陽虧虛而氣化不行引起的癃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尿潴留,有比較好的作用。今天,咱們繼續解讀第29穴氣門,它對治療婦女因受寒引起的月經崩漏有一定的效果,咱們還是先說文解字~~!

一、氣血之門
氣:氣血
門:門戶
氣門:位于小腹上的氣血之門戶。
【定位】: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下3寸,旁開3寸處。
【解剖】:當腹直肌與腹外斜肌、腹內斜肌之間;有腹壁淺動、靜脈,腹壁下動、靜脈;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及其前皮支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現,以“氣”命名的穴位,共涉及4條經脈的6個穴位,及兩個經外奇穴。而從單一經脈上來看,足陽明胃經上的“氣”穴最多,達3個,足見作為倉廩之官的脾胃,乃五谷精微氣血的生化之源,胃經也是多氣多血之經。而在穴位的命名當中,凡是帶“氣”的穴位,皆與其周圍有大動脈有關,因為只有大動脈的地方,才會產生高溫高壓,才會產生“氣”化作用,比如任脈的“氣海”也正是靠近了臍周動脈。而氣門、氣沖穴,都是靠近腹股溝腹腹壁淺動脈。而氣舍、氣戶,都靠近頸總動脈。
胃經:氣舍、氣戶、氣沖
膀胱經:氣海俞
腎經:氣穴
任脈:氣海
經外奇穴胸腹部:氣門
經外奇穴下肢部:氣端
而以“門”命名的穴位,就相當多了,共有23扇門:
在《穴位的故事》專題中,我們已經解讀過了22扇門,分別是處于云端肺經之門云門;位于腹部中間主管代謝胃經上的三道門,梁門、關門、滑肉門,以及大腿內側脾經上的箕門和位于腹股溝的沖門,手腕處的神門,肩背處的風門,大腿后面的殷門,后背的魂門和肓門,腳底處的金門,胸腹連接處的幽門,小臂上的郄門;手背上的液門;耳旁的耳門;肋間的京門、章門、期門、位于后腰正中的命門;頸后的啞門;小腹上的石門;
①云門,它是主管肺氣下降的,很多人便秘是因為肺氣虛,肺氣不降造成的,這時點按云門穴會比較痛,持續點按到不痛了,肺氣降了,便秘的問題就解決了
②梁門,因為有一根梁橫在那,所以,容易造成腹脹,刺激該穴,會促使胃經經水順利下泄
③關門,則是截留住經水,以期養胃健脾
④滑肉門,則是減肥大穴,滑肉滑肉,肉如果順滑了,肚子也就下去了
⑤箕門,小便不利和尿失禁雙調
⑥沖門,下肢氣血樞紐
⑦神門,與心神溝通之門
⑧風門,風邪之門
⑨殷門,陰血之門
⑩魂門,肝魂之門
11肓門,膏脂聚積之門
12金門,氣血回流之門
13幽門,深邃幽暗的氣血之門
14郄門,孔隙中的氣血之門
15液門,體液之門
16耳門:聽力之門
17京門;京城之門(腎為先天之本,京都)
18章門;肝脾氣舒張之門(脾之募穴)
19期門:肝氣舒張之門(肝之募穴)
20命門:生命之門
21啞門:聾啞之門
22石門:氣血之門
其實,在中醫里,“門”和“俞”,基本是一個意思,都是氣血的通道。雖然人體有多達23扇“門”,并且涉及到了12條經絡,但這些“門”大多還是分布在人體的軀干部位,主要是脾胃經和膀胱經上,而“俞”多在后背。而心經上的神門穴,位于手腕部;膀胱經上的金門穴,位于腳背小拇指側;心包經的郄門穴,位于小臂;三焦經的液門位于手背;三焦經的另一扇門耳門穴則在頭上,足見三焦經的“門”分布的特點,均位于肢體的末端。膽經上的京門穴,則在腰側;肝經的章門、期門位胸肋間;督脈的兩扇門,下邊命門位于腰椎正中,上邊的啞門則位于后頸頸椎上。而今天解讀的位于小腹上的氣門穴,是唯一不在14經脈361穴上的,它也是82經外奇穴中唯一的以“門”字命名的穴,足見其特殊性。
二、治療崩漏
什么是崩漏?其實,它是中醫病名。是指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發生嚴重失常的病證,其發病急驟,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為“崩”;病勢緩,出血量少,淋漓不絕者為“漏”。可發生在月經初潮后至絕經的任何年齡,足以影響生育,危害健康。屬婦科常見病,也是疑難急重病證。相當于西醫病名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
在我們以往解讀過的穴位中,有三個穴位是治療崩漏的,分別是脾經上的隱白穴,和膀胱經的合陽穴、肝經上的中都穴。

崩漏的病因比較復雜,中醫認為,其病因主要是腎—天癸—沖任—胞宮軸的嚴重失調。沖任損傷,不能制約經血,使子宮藏泄失常。它的病機,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即脾虛、腎虛、血熱及血瘀,如果是思慮過重引起脾不統血的,可考慮脾經的隱白穴;如果是因腎虛或者受寒引起的,可考慮膀胱經上的合陽穴;如果是因生大氣引起的肝不藏血,可考慮肝經上的中都穴,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是因為什么病因引起的,那就這三個穴都試試,哪個敏感就多刺激哪個,像合陽穴,適合拍打,而隱白適合點按;中都則適合刮痧和點按,中都穴重點是調理因生怒氣導致的崩漏。總之,此病癥主要是兩大病因,第一是生氣,第二是受寒,這也是女性最容易致病的病因。顯然,受寒引起的崩漏,尤其是小肚子受寒的,就可考慮氣門穴,按摩和艾灸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包括整個小腹的艾灸。
三、功效與主治
【功效】
調理沖任,清利下焦
【主治】
崩漏、產后惡露不止、陰挺、婦人不孕、癃閉、淋證、睪丸炎、少腹疼痛、小腸疝氣
四、總結
1、氣血之門
2、治療崩漏
這正是:女子愛美露小腹,豈知風寒氣血阻,或崩或漏血不止,艾灸氣門經血疏!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