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 書評>> 穴位的故事奇穴72陵后:足內翻

穴位的故事奇穴72陵后:足內翻

byb.cn
[書評] 作者 :人體管道工 日期:2024-4-15 00:01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我們解讀了經外奇穴的70-71穴,它統稱為膝眼穴,分膝內側和膝外側,即內膝眼和外膝眼,這次一起來說,它們對治療膝關節疼痛效果不錯。今天,我們繼續解讀第72穴陵后,它是治療中風后遺癥的有效穴,還是先說文解字~~!



一、陽陵泉后

  陵,大土丘,丘陵也

  ,后面,方位詞

  后陵,經外奇穴名。出自《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別名陵外。因其靠近腓骨小頭,這個凸起的骨頭,就像一個小丘陵一般,而陵后穴,就在這個小丘陵之后,故名。

  【定位】:位于小腿外側上部,當腓骨小頭后緣下方凹陷處,左右計2穴。

  【解剖】:在腓骨長肌與比目魚肌上端,有腘動脈分布,布有腓總神經。


byb.cn


  這個陵后穴中的陵,實際上指的就是陽陵泉這個穴,而陵后穴,就是在陽陵泉之后。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現,以“”命名的穴位,則涉及5條經絡的5個穴位。所有的“陵”的意思均是一致的,即都與穴位附近有骨骼突起有關,比如大陵,它的前面就是手腕骨突起,只有胃經的外陵穴是個例外,它的這個“”,不是像骨骼那樣“硬”的山包,而是“軟”包,是脂肪堆積出來的,這點大家需要注意,所以,稱之為“”陵,也就不奇怪了,畢竟這個“陵”不正宗。

  胃經:外陵
  脾經:陰陵泉
  心包經:大陵
  膽經:陽陵泉
  經外奇穴下肢部:陵后


二、治療中風后遺癥足內翻

  很多中風的病人,尤其是缺血性中風,如果沒有及時溶栓,就會導致中風后遺癥的發生,如果栓在語言中樞,則會導致說話不清楚。如果栓在四肢上,剛會出現一側肢體的行動不利的情況,其中在下肢表現為行走劃圈的情況,這就是足內翻。



byb.cn

byb.cn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導致足內翻的情況發生,還是筋縮造成的。陵后的位置,雖然不在膽經的正經上,但離膽經的著名穴位陽陵泉很近,肝主筋,而肝膽互為表里,十一臟取決于膽,腦血栓看似是腦子的問題,實際上和肝膽疏泄不暢相關。從西醫的角度來看,是由于血脂、血壓異常引起的代謝障礙。通過刺激陵后穴,可以疏通經絡,將恢復筋縮,從而達到治療足內翻的目的。一般人,可以采用刮痧、拔罐、艾灸、拍打的方法,專業的,可用針刺的方法。


健康一線解讀經外奇穴陵后-中風后遺癥足內翻


三、功效與主治

  【功效

  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主治】 

  膝脛疼痛,膝關節炎,下肢癱瘓,下肢麻痹,足下垂,足內翻,坐骨神經痛,腓神經痛等。


四、總結

  1、陽陵泉后

  2、治療中風后遺癥足內翻


  這正是: 中風后遺癥狀多,肢體受限走路跛,刮痧拔罐加針刺,刺激陵后復筋縮!


byb.cn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