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說內經素問03生氣通天論①陽氣說

【原文】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
因于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馳長。緛短為拘,馳長為痿。
因于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點評】本段主要論述是陽氣受寒、暑、濕、氣而給人體造成的影響。
1、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者,本身無特別的意思,在這里當語氣助詞講;若,像的意思;失其所,失,失去,失掉;其,在這里指陽氣;所,處,地方,存在;不彰,不彰顯。
2、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故,所以;天運,天體運行;當以,應當;以日光明;以,因為;日,太陽;光明,在這里是一種意指,指天體的運行因為有了太陽而獲得了動能;是故,所以;因而上,指陽氣有使人體氣血延上的作用;衛外者,保衛人體外部不受侵犯,用西醫的話,就是陽氣充足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防止外邪入侵。
3、因于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此句異常難解,即使是名家,也有多種理解)因于寒,由于受寒;欲,這里指的是陽氣;如,像;運樞,運動和門軸;起居如驚,起居就像受到驚擾;神氣乃浮,人的神氣就會浮在外。
4、因于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暑汗,由于受到暑氣影響而汗出;喘喝,中醫詞,指氣喘有聲狀;燔(fán)炭:像用炭焚燒過的樣子;汗出而散,指這種癥狀,會隨著出汗而消散。
5、因于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馳長。緛短為拘,馳長為痿:因于濕,如果受到濕氣的困撓;首如裹,首,指頭部。如裹,就像用布纏繞;攘,推,排斥之意;大筋緛(ruǎn)短,小筋馳長,緛短為拘,馳長為痿:這里指的筋,就是人體的肌腱和韌帶組織,緛短就是縮短之意,被稱為拘;馳長,就是延長之意,被稱為馳。這個概念很好理解,比如,我們看到一些羅鍋之人,就是大筋縮短,而小筋延長。
6、因于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因于氣,為腫:如果受到氣滯,則被稱為腫;四維相代,指這寒暑濕氣這四種情況反復出現;陽氣乃竭,人體的陽氣就會枯竭。
【整段翻譯】人體的陽氣,就好比天和日,如果失去其存在,人的壽命就會縮短,而無法彰顯于世。所以,天體運行因為有了太陽的照耀而獲取了動能,因而人體的陽氣也可以使人體獲得向上的動力,以確保身體不受外界的侵擾。
如果人體受寒,陽氣就像轉動的門軸一樣出現運轉失常的情況,人的起居就像受到了驚嚇,神氣就會浮在外面。
如果人體中暑,就會出汗,煩燥之時,就會出現喘喝之癥,安靜時會出現多言(話嘮),身體就像用炭燒烤過一般,但這種情況在出汗后就會消散。
如果人體濕困,就會出現頭重的像用布帶裹住一般,如果這種濕熱不除,人體的大筋就會縮短,而小筋就會延長,縮短的被稱為拘,而延長的被稱為馳。
如果人體氣滯,就會出現腫癥。如果寒、暑、濕、氣這四種現象如反復出現,人體的陽氣將會枯竭。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