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說內經素問03生氣通天論②陰氣說

為什么西醫強調,有高血壓的人,要少吃鹽。其實,在幾千年前,《黃帝內經》就給出了答案。因為咸味入腎。腎在中醫里被稱為“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如果我們缺少鹽,人就會感覺沒勁,也就不可能會有所謂的伎巧產生。但是,如果過量食用鹽,就會導致肝氣過旺,從而導致心氣過旺(腎為肝之母,肝為心之母),從而導致高血壓。現在我們周邊的很多人,都是把藥當飯吃,天天一把一把的藥吃,而懂得養生之人,是要把飯當藥吃。其實,把飯當藥吃的精髓就是食療的精髓。
有很多人覺得中醫不好把握,學起來費勁,那是因為你不懂得原理。因為中醫不像西醫,西醫是以解剖學為基礎,把人當機器看待,研究的是死人,治療也完全按流程走。這樣,你只需要死記硬背,掌握好知識點就行了。但中醫則不同,它是以經絡為基礎,研究的是活人(死人無經絡),由于每一個活人都不相同,季節和地域也不相同,因而,即使同一種病,你也無法按同一方法去治療,這就是中醫強調的,治病要因人因地時時制宜的辯證論治法。
因此,學中醫,不是需要把知識點記在本子上,然后死記硬背,而是先要理解原理,進而悟其本質,這樣才能見招拆招,隨機應變。現在的中醫學院式的教育,按統一的方法教授知識點,以標準答案為考試重點,而不是鼓勵學生自己去悟,也許每個人悟的結果并不完全相同,并非標準答案,或者在這是標準答案,在那就不是標準答案,但只要在應用的具體對象上應用對了,那也就是說他悟到了。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現有意義上的中醫教學體制,培養出來的學生,真到了實踐中去了,就會顯得束手無策,這正是中醫學院式的教育的悲哀。
學完了陽氣說和陰氣說,自己還要用心去感悟,才能找到針對你自己的調理方法。不要聽張三專家說,吃什么好,你就吃什么;而李四專家說吃這個不好,你就不要吃,而一定要明白原理,才能知道在什么時間點,什么地方,去吃對適合你的東西。只有這樣,才是真正學透了中醫。
而本篇的重點就是五行、五味、五臟學說,學會了上面這個圖解內容,也就掌握了五味、五臟之間的相生相克的原理了!也就真正能明白和理解生氣通天論的核心思想了。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