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 書評>> 徐說內經素問19玉機真藏論①之四季脈象

徐說內經素問19玉機真藏論①之四季脈象

byb.cn
[書評] 作者 :XJ 日期:2025-1-20 00:01
【分頁導航】

  《玉機真藏論》的上半篇重點闡述了春夏秋冬四季,外加長夏(脾),分別對應的四種(五稅)脈象,以及太過和不及所導致的病變傳導過程,解讀起來有點抽象和晦澀。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中醫,可能絕大多數的中國人,甚至是中醫界的專業人士,都只認為它是中國的傳統醫學,因而會有很強的中國所屬性。其實,大家只說對了一半的含義。中醫的另一半含義,還是“中和”的醫學。什么是中和的醫學?就是本文一直強調的,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因此,就這個意義而言,中醫代表的是一種哲學思想,而不僅僅只是一種醫學的稱謂。也正基于此,那些無端指責中醫的人,只能說明其認知的淺薄罷了。畢竟,否定“中和”這種最基本的哲學思想,人類社會將無法生存和發展。


  我一直致力于解讀中醫的兩大主線,即經絡和陰陽。而中醫的“太過”和“不及”,其實質就是陰陽學說,而太極雙魚圖也即是這種陰陽學說的體現。


  我一直認為脈診多有玄學的成分,不僅不好標準化,更不好傳承。不如面診、掌診來的直接,看得見也摸得著。但我同樣認為,面診、掌診可以給你定性,但是,脈診可以給你定量。換言之,前者可以知道你哪有病,而后者可以說出你病的程度及發展趨勢,因而,如果你是中醫愛好者,掌握前者技術就足夠了,但如果你是一名專業的醫生,除此之外,還需要掌握后者,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就我個人而言,由于不是專業人士,掌握前者即可,定量的問題,可交由專業人士來處理。


  “太過”和“不及”既然是一種哲學思想,它就不僅會指導醫學,還會指導著社會的各個方面,這事不用我細說,它其實就是一種中庸之道,大家慢慢體會吧!


byb.cn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