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醫改-社區醫院在艱難中前行

老百姓究竟需要社區衛生服務嗎?一個小小的場景,讓我們每個人感覺到老百姓對健康的渴求。
那天,我們社區做工間操拍照片,不一會兒,四面圍滿了老百姓,他們在看看這是什么健身活動,他們渴望能夠加入我們,其實,我們更希望能走到百姓生活里去,能和他們聊天,能給他們真正帶去健康理念,但我們疲于奔命,疲于檢查,我們沒有精力,沒有時間去做真正的社區服務!
“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一直是社區的口號,但我認為,社區真正要做的事是讓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我們應該更著力于改變人們健康素質,讓大家少生病,甚至不生病!這需要社區醫生做出大量的工作。現在國家要求的醫生配置是1萬個居民一個社區醫生,一萬個對一個,認得清嗎?人都認不清,做得好嗎?
怎樣才能實現提高全民健康素質的遠景呢?首先國家撥款到位,不要讓做具體工作的醫生為一日三餐擔憂;其次檢查不要流于形式。檢查不要流于資料的瀏覽,要看實際效果,看那片居民和社區醫生的關系,看居民的健康程度,這才是檢驗標準!
社區自己要做些什么呢?首先要求培養一批真正能做健康管理的醫生,健康管理的醫生不再鼓勵病人無休止的吃藥,而是指導病人怎樣的生活方式才健康,你該幾點睡,你該怎么穿,你該怎么喝!如果生了病,首先指導病人采取自然療法,而不是濫用抗生素!
其次要配備有一定技能的營養師!告訴大家怎么吃,可以一對一的指導老百姓針對自己體質選擇食物,而不是人云亦云,吃對了,哪里還會有那么多的慢性病呢?
再就要配備理療師,告訴老百姓保持通暢的經絡,得病的機會就會減少很多,生病的時候,可以告訴他們怎樣用穴位治病,用經絡驅疾!
以上這些,就是我個人單純而完美的想象,社區衛生啊,何時迎來自己的春天?
- [網友]花溪:傾訴 讓咽痛消失06-09
- [網友]花溪:油拔排毒的具體方法02-23
- [網友]花溪:讓我們一起做油拔02-16
- [網友]花溪:糖尿病人的食譜07-10
- [網友]花溪:老公降糖記07-01
- [網友]宇峰:驚竦-竟從膝蓋里拔出...10-20
- [網友]花溪:節后的深度灌腸效果驚...10-14
- [網友]印善:體會春三月的"發陳"05-21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