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洛推求學記21六大健康指標

在疾病發生的過程中,醫生通過詢問病人全身感覺及其癥狀,叫做問診。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需要通過某些特定的指標來了解和檢驗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治愈情況。
中醫:在臨床上多運用望聞問切四法來檢驗。除看舌像外,還要問及睡眠、二便、是否發熱怕冷等癥狀,來判斷疾病輕重表里和病位。
西醫:多通過詢問病人主觀感受來判斷疾病,在無法確定的情況下,一般會選用影像學儀器,以減少誤診的概率。
現實情況是,不管是使用什么方法治療,很少有西醫或者中醫,能夠很肯定病人的病已經完全好了。舉個例子:當一個人得癌的時候,醫生會告訴病人家屬,還能活多少多少年,從沒一個確切的時間。西醫每年都會發布各種報告,死亡數字都按百分比來計算了。
西醫有很多驗血、驗尿報告,但從無驗氣報告。陽氣,在人體中起著保護機體不受外邪。一個人正氣的強弱,則反映出抵抗力的強弱。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還有營氣、衛氣、精氣等,他們在人體各司其責,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保證身體不受外邪侵襲。
作為一位良醫,首先一定要知道什么是正常人,定義是什么?現在很多中醫看病時也看病人的檢驗報告,儼然已經成了西醫的跟屁蟲了。真正厲害的正統中醫,是不會僅僅查看一下西醫的報告就下結論的。很多中醫治不好病,對病人說:看病還是要西醫為主,中醫為輔。
西醫一直詬病中醫無指標。其實,中醫是有指標的,而且這些指標遠比西醫用儀器檢查來的快。想到剛開始學中醫養生那會兒,無論逮到什么,都如饑似渴的學習,弄到最后,搞的丈二的和尚摸不到頭,慢慢發現,通過些指標可以觀察出身體的好壞。
在較早之前,徐叔曾寫過不少這方面的文章,如今,我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在徐叔概括的原有基礎上,進行了些添加,主要是希望能對剛入門學習中醫的同學和網友有所幫助。
- [網友]花溪:傾訴 讓咽痛消失06-09
- [網友]花溪:油拔排毒的具體方法02-23
- [網友]花溪:讓我們一起做油拔02-16
- [網友]花溪:糖尿病人的食譜07-10
- [網友]花溪:老公降糖記07-01
- [網友]宇峰:驚竦-竟從膝蓋里拔出...10-20
- [網友]花溪:節后的深度灌腸效果驚...10-14
- [網友]印善:體會春三月的"發陳"05-21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