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黃帝內經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逆調論,說的有陰陽虛實的問題,也有經絡不通的問題。就拿陰虛火旺的體質人來說吧,這種人的體形偏瘦,皮下脂肪少,你一握手,就會感覺身上火燙火燙的。因為缺少脂肪,所以,冬天怕冷,夏天怕熱。比較好發脾氣,這就是岐伯所說:“岐伯曰: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 ”
也不是所有的瘦人身上都熱,有瘦人手摸上去冰涼的,這種人,多半是陰陽兩虛了。比前者身體狀況更差。所以說,人沒有完美的,太胖的人,陽氣虛,太瘦的人陰氣虛,不胖不瘦的,才有可能陰陽平衡,這類人,是少之又少。因為,有些人,是天生就有某種缺撼,這在后天,是不容易調整到完美水平的,只能盡可能接近完美。
再說說:“胃不和,則臥不安”。這句話,經常被我們反復引用。那他的道理何來呢?
肝主升的,我們在白天吃了東西,就會感覺氣血足,渾身有勁,因為,肝血充足,提供給心臟的能量也就足。反之,到了晚上,本來應該是“臥則血歸于肝”,全身的血回到肝臟去解毒,你卻讓他拼命升,你想想,你還能安然入睡嗎?同樣樣,脾胃主降,你晚上吃了一大堆,頂在中焦,降不下去,血往頭上涌,你能安然入睡嗎?
我們吃的食物,要經過胃的消化,脾的運化,營養被小腸吸收,糟粕被排到大腸,然后排到體外。到了晚上睡覺時,本來是人體修復身體的時間,就像超市晚間盤點一樣,這時,如果我們晚飯吃的太多,尤其是喝大酒,吃大肉,這些東西,都是需要我們消化系統去分解,它需要消耗我們大量的氣血,使得晚上本該修復我們身體的能量無法去做修復的工作,反而又要拼命去做消化的工作,久而久之,就會影響我們的睡眠。因為,11點到次日3點,是膽經、肝經當值的時間,這個時間,剛好是人體的排毒時間,你在排毒的時間,不讓他好好地去排毒,反而給它增加了大量的毒素,肝膽無法很好地完成解毒工作,輸送到心臟的血就會不干凈,第二天,人就沒精神,感覺睡的不解乏,其實,原因就是頭一天晚上吃多了,胃不和,當然臥不安。
都知道晚上應該少吃,可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恰恰是只有晚上有充足的時間,很多的應酬也都放在晚上,所以,晚上吃的往往過多,過于肥甘厚味,養成這樣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后當你得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癌癥時,也就不足為奇了。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