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黃帝內經繆刺論篇第六十三

【原文】
邪客于足少陽之絡,令人留于樞中痛,髀不可舉。刺樞中以毫針,寒則久留針,以月死生為數,立已。
治諸經刺之,所過者不病,則繆刺之。耳聾,刺手陽明;不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齒齲,刺手陽明;不已,刺其脈人齒中,立已。
邪客于五臟之間,其病也,脈引而痛,時來時止,視其病,繆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視其脈,出其血,間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繆傳引上齒,齒唇寒痛,視其手背脈血者去之,足陽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于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于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內側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后刺手大指內側,去端如韭葉,后刺手,少陰銳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剃其左角之發,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凡刺之數,先視其經脈,切而從之,審其虛實而調之。不調者,經刺之;有痛而經不病者,繆刺之。因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此繆刺之數也。
【點評】指病邪侵入絡脈和經脈引起的病癥,以及處理方法。
①脈引而痛,指因經脈牽引而痛
②繆傳引上齒,繆傳,誤傳。吳云。病本在下齒,今繆傳于上齒也。志云。謂手陽明之邪,卻繆傳于足陽明之脈也。
③或曰尸厥,尸厥,各種原因致腦神嚴重受損,以神志喪失,身體僵直,不能言動,二便失禁,其狀若尸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整段翻譯】
邪氣侵入足少陽經的絡脈,使人環跳部疼痛,腿骨不能舉動,以毫針刺其環跳穴,有寒的可留針久一些,根據月亮盈虧的情況確定針刺的次數,很快就好。
治療各經疾病用針刺的方法,如果經脈所經過的部位未見病變,就應用繆刺法。耳聾針刺手陽明經商陽穴,如果不好,再刺其經脈走向耳前的聽宮穴。齲齒病,刺手陽明經的商陽穴,如果不好,再刺其走入齒中的經絡,很快就見效。
邪氣侵入到五臟之間,其病變表現為經脈牽引作痛,時痛時止,根據其病的情況,在其手足爪甲上進行繆刺法,擇有血液郁滯的絡脈,刺出其血,隔日刺一次,一次不見好,連刺五次就可好了。陽明經脈有病氣交錯感牽引上齒,出現唇齒寒冷疼痛,可視其手背上經脈有郁血的地方針刺出血,再在足陽明中趾爪甲上刺一針,在手大拇指側的次趾爪甲上的商陽穴各刺一針,很快就好了。左病刺右邊,右病刺左邊。
邪氣侵入到手少陰、手太陰、足少陰、足太陰、和足陽明的絡脈,這五經的絡脈都聚會于耳中,并上繞左耳上面的額角,假如由于邪氣侵襲而至此五絡的真氣全部衰竭,就會使經脈都振動,而形體失去知覺,就象死尸一樣,有人把它叫做"尸厥”。這時應當針刺其足大趾內側爪甲距離爪甲有韭菜葉寬那么遠處的隱白穴,然后再刺足心的涌泉穴,再刺足中趾爪甲上的厲兌穴,各刺一針;然后再刺手大指內側距離爪甲有韭菜葉寬那么遠處的少商穴,再刺手少陰經在掌后芮骨端的神門穴,各刺一針,當立刻清醒。如仍不好,就用竹管吹病人兩耳之中,并把病人左邊頭角上的頭發剃下來,取一方寸左右,燒制為末,用好酒一杯沖服,如因失去知覺而不能飲服,就把藥酒灌下去,很快就可恢復過來。
大凡刺治的方法,先要根據所病的經脈,切按推尋,評審虛實,而進行調治;如果經絡不調,先采用經刺的方法;如果有病痛而經脈沒有病變,再采用繆刺的方法,要看皮膚是否有瘀血的絡脈,如有應全部把瘀血刺出。以上就是繆刺的方法。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