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北漂實習記27-中醫如何護齒

叩齒,說白了就是上牙磕下牙,力度以舒適為宜。歷代養生文獻對叩齒的具體操作方式的記載有頗多出入,《云笈七簽》云:"冬月夜臥,叩齒三十六通,呼腎神名以安腎臟,晨起亦然。"冬季睡覺前,叩齒三十六通,呼腎神的名字"玄冥",以安腎臟,早上起床后再做一遍。叩齒可以使牙齒堅固,還可以養腎。
唐朝名醫孫思邈,主張"清晨叩齒三百下",他活了一百多歲;南北朝時期著名醫家陶弘景,年過八旬,依然牙齒完好,身體健壯,他主要的健身方法也是叩齒。
叩齒不僅是使牙齒好,讓牙齒堅固,同時也是養生的重要方法,能使人神清氣爽,筋骨強健。因為,齒為骨之余,叩動牙齒,對骨骼也會有一定的激發作用,激發骨骼,又會影響到腎。使人腎氣充足,充足的腎氣又是人健康的根本。叩齒完畢,口中會有一些津液,要咽下去。
史書當中記載了諸多叩齒法,我們可以不必拘泥,只要在每天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覺前,叩齒三五分鐘,就可以了,貴在堅持。
中醫診病講求"整體觀念",當人體出現疾病時,不要盯著局部在上面下功夫。正如一根腐木上長滿了木耳一樣,木耳摘掉后還是會重新長出來的。重點是,要找到疾病發生的原因,通過消除或切斷病因,才符合"治病必求于本"的觀點。
【別有病網點評】
很多人牙縫大,除了磊所說的腎氣虛、脾胃不和等因素以外,還與口腔內的細菌失調有關,齲齒和牙周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細菌。很多人牙齦萎縮牙縫變大,除了全身的因素以外,主要是和牙周病有關,在這方面,西醫的治療來的更具體和直接,但是,如果要想要根除牙周病和齲齒的根源,還是要全面調理為主。
- [網友]花溪:傾訴 讓咽痛消失06-09
- [網友]花溪:油拔排毒的具體方法02-23
- [網友]花溪:讓我們一起做油拔02-16
- [網友]花溪:糖尿病人的食譜07-10
- [網友]花溪:老公降糖記07-01
- [網友]宇峰:驚竦-竟從膝蓋里拔出...10-20
- [網友]花溪:節后的深度灌腸效果驚...10-14
- [網友]印善:體會春三月的"發陳"05-21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