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 書評>> 徐說內經素問20三部九候論之天地人

徐說內經素問20三部九候論之天地人

byb.cn
[書評] 作者 :XJ 日期:2025-2-10 00:01
【分頁導航】

  三部九候論講了很多,我們一時無從把握其精髓,其實它就是一個脈診法在全身上中下三個部位的九種應用場景。只不過在實際臨床應用中太過復雜,最后只留寸口脈用于診斷。但現代醫學在診斷上更加的精準,不僅可定性,還可以定量,因此即使傳統的中醫,在診脈上,不僅不再應用三部九候法,即使是寸口脈的診法也慢慢被西醫的診斷所替代。


  中醫一直遵循一個原理,就是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因而中醫才不只是中國傳統醫學的代名詞,還是“中和”醫學的代名詞。而本篇也體現了這一點,即“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必先去其血脈,而后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

  對于傳統中醫的六大治療手段:砭、針、灸、藥、氣功、按摩來說,砭、針偏瀉;灸、氣功偏補;藥、按摩則既有補也有瀉。為了說明補和瀉,就用刮痧來舉例吧。剛好今天在寫此文時,有一個刮痧班的學員問我,徐老師,你提的“深透廣全”的刮痧法,是否只適合實癥啊?那虛癥怎么辦呢?


  其實,刮痧在手法上也是有原則的:即“重刮為瀉,輕刮為補;快刮為瀉,慢刮為補;離心刮為瀉,向心刮為補”,因此,它既可適應實癥體質,也可適用虛癥體質。那有網友問了,如何判斷自己的體質是實癥,還是虛癥呢?


  我們說,實癥和虛癥體質,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人的一生中不斷變化的,而判定的依據,主要是脾胃功能。如果一個人生下來,就有很好的脾胃功能,能吃,吸收的也不錯,這種人就基本上屬于實癥體質;反之,就屬于虛癥體質。因為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它的功能好壞,直接影響了一個人健康水平的高低。當然,如果一個人,在后天不注意養護自己的脾胃,也可從實癥體質變為虛癥體質。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實癥體質比虛癥體質要容易調理了。因為,只要“實則瀉之”即可。


  那如何調理虛癥體質呢?《黃帝內經》認為“虛則補之”。那刮痧如何補呢?我們知道,刮痧的主要目的是通經絡,對于虛癥的人,經絡也會不通,因此,在刮痧時,要輕刮,千萬不要追求出痧,否則,有可能會將人刮暈了。同時“深透廣全”四個字,對于實癥體質人來說,都適合,而虛癥體質的人,則只適合“廣全”了。


  在我10多年臨床實踐中,接觸到的客戶,屬于虛癥的人大約占三分之一,多是脾胃功能不好的,因此,與實癥體質的人相比,調理起來確實很費力。在刮痧和按摩手法上,搓法和顫法運用的效果相對比較好。


  綜上所述,仔細體會一下自己的脾胃功能,看看是屬于啥體質,如果是實癥,恭喜你了,在通經絡時,你只要按“深透廣全”四個字去做就行了;而如果你是虛癥體質,那就只能側重“廣全”了。


  實癥和虛癥,都不是我們追求的,我們追求的是平和體質,既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這才是中醫的根本思想!


byb.cn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