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同仁血案看中國醫改機制

?
北京友誼醫院。急診科醫生趙星凱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我干的是一份危險的工作。”
?
半年來,這位大學畢業不久的年輕醫生,目睹了四位同事因被患者方毆打而辭職。他感嘆:“這工作沒法干了。”
?
在他給財新《新世紀》記者講述的第一個故事中,“打人的全都是短皮衣、棒球帽,清一色打扮。”病人是肺結核毀損肺,已反復住院多次。家人的要求是,“人不能死”。
?
趙星凱說:“跟他解釋病情說怎么重、什么情況、怎么治療,都無動于衷,就說一句話,我們的人不能死。只要病人情況一危急,家屬就在旁邊罵。”
?
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采訪的醫生中,大多數人都曾有過被患者打罵的經歷。最倒霉的無疑是急診科。一位廣東三甲醫院的醫生說:“到急診科工作的第一天,主任就領著我去看了逃生通道,叮囑我,關鍵時刻可以躲到手術室。”另一位上海三甲醫院急診室醫生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有些大夫身邊帶著防狼器、辣椒水,以防萬一。”
?
沖突有多種類型。在趙星凱看來,第一個故事屬于“無理取鬧型”,第二個故事也與之相似。“一位急診病房的病人猝死。家屬中女的砸東西,男的打人。”
?
但是,在第三個故事里,趙星凱坦言,這屬于“醫療過錯型”。
?
被打的是一位懷孕四個月的護士,她負責換輸液袋。在第一瓶液體輸完后,患者家屬發現:醫囑中的葡萄糖被配成了生理鹽水。這不是這位護士的錯,她只負責換液體;配液是另一位護士的職責。但患者不管。從后來的視頻來看,這位護士被打至少五分鐘。
?
統計顯示,近年來,醫患沖突日益增多。70%以上的醫院發生過患者毆打、威脅、辱罵醫務人員事件;60%的醫院發生過患者死后,家屬在醫院內擺花圈、拉橫幅、設靈堂等情況;其中43.86%發展成打砸醫院和醫生。
?
同仁血案,只是近期多起惡性醫患沖突之一。
?
就在徐文被砍事件發生一周之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生穆新林在醫院被患者家屬毆打,造成頸部受傷、左脛骨骨折;8月16日,一名男病人持不銹鋼菜刀,沖進東莞長安鎮長安醫院肝病科,致兩名醫生一死一傷;5月30日,江西省上饒市人民醫院兒科醫生被患者家屬打爛生殖器;1月31日,上海新華醫院醫生被患者家屬持刀捅成重傷;1月4日,青島市立醫院多名醫生被打致傷。
?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