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二①春夏秋冬

【原文】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點評】此段著重論述了“春發”季的養生之道。
1、春三月,此為發陳:春三月,是指從立春開始至立夏期間的三個月。此,這;為,是;發,生發;陳,陳舊。也就是推陳出新的意思。它形容的是萬物開始萌發的一種自然界的情形。
2、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俱,都;生,生發;以,因此;榮,繁榮。
3、夜臥早起,廣步于庭:夜臥早起,即晚睡早起之意;廣步,即散步;于庭,于,在;庭,庭院。
4、被發緩形,以使志生:被發,即披散頭發;緩形,即解開衣裳,讓體形舒緩。因為春天來了,所以,不必再像冬天那樣把衣服緊裹著,所以,要敞開衣裳。
5、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以使,讓;志生,志向萌生。大家都知道,過了春節,全國要開兩會,以確定一年之中的工作。國家是這樣,企業也如是,這就叫志生。
6、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生,放生,生長;勿殺,不要殺戮。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草木在春天開始發芽生長,動物在春天開始交配,因此要讓萬物在這個季節生長,而不要殺戮。予而勿奪:予,給予;奪,搶奪。賞而勿罰:賞,獎賞;罰,處罰。在萬物生長的季節,要多給予不要搶奪。比如這個季節要打獵,可能把懷孕的母獸都打死了,得不嘗失。而對人也是樣,要多獎勵,而不是多處罰。
7、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氣,季;應,對照下句,應在這里當作應該講,很多注釋都把它當作適應、順應講,我個人認為不確切。翻譯為,這就是春季應該要做的事(指前文中的各種情景),是春季的養生之道。這里的“生”,特指春季的生發之道。
8、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逆,違背;之,它,指前面的提到應該要做的養生之道的事;夏,夏天;為,就;寒變,夏日得病之總稱,比如腹瀉什么的;奉,供奉;長,生長;者:特供奉生長的精微物質。中醫認為,春天主升發,主肝。如果不按前文提到的春季養生之道去做,就會損傷肝臟,到了夏天就會發生寒性病變,供奉夏季生長的精微物質就缺少了。
【整段翻譯】春季的三個月,是萬物生長推陳出新的季節。天地都開始萌生,萬物因此而繁榮。此季節,應該晚睡早起,在庭院中散步,披散開頭發,敞開衣襟,以便讓內心的志向得以升騰,保持萬物的生機而不要殺戮,多施與,少掠奪,多獎勵,少處罰,這些都是春季應該要做的事,是春季的養生之道。如果違背了它,就會損傷肝臟,到了夏天將會得寒性病,供應人體生長的精微物質就會減少。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