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篇三①陽氣說

【原文】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
陷脈為瘺,留連肉腠。
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
營氣不從,逆于肉理,乃生癰腫。
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
【點評】此段繼續前段,講述陽氣受損后,會導致的各種病癥。
1、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者,在這里仍是語氣詞,沒多少意思;精,在這里應該是指陽氣在旺盛之時;柔,則是指陽氣在潛伏之時。換言之,陽氣在白天時,會主導人的神,以適應學習和工作的需要;而在夜晚時,則要滋養肝筋。
2、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開闔不得,指陽氣的開關不靈;從之,跟從它;乃,就;大僂,中醫的病癥名,指曲背俯身之證。名背僂、背傴僂,俗稱駝背。
3、陷脈為瘺,留連肉腠:寒邪陷于經脈,被稱為瘺瘡,使氣血凝滯在肌肉腠理之間。
4、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俞氣,指人體后背處的腧穴之氣,腧穴都與五臟六腑相聯,因此,俞氣化薄,也就是指人體的臟腑功能失調;傳,傳導;為,變成;善畏,當動詞,很害怕;驚駭,當名詞,指害怕的程度。
5、營氣不從,逆于肉理,乃生癰腫:營氣,指人體的營衛之氣,也就是西醫所稱的免疫力;不從,不能跟上;逆于,指逆向運行;肉理,肌肉和腠理;乃生,就生;癰腫,病癥名。
6、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魄汗,證名。肺藏魄。魄汗指肺經所出之汗;未盡,沒有出盡;形弱,指形體虛弱;氣爍,病證名。指正氣為邪氣所消爍;穴俞,指人體的腧穴;以閉,因此而關閉;風疾,指風痹、半身不遂等癥。
【整段翻譯】陽氣在白天時,供養人體的精氣,而在夜晚時,滋養人體的筋骨(心主神明,11-13點,為心經;而夜晚,1-3點肝經當值,肝主筋)。如果人體的陽氣開關失常,就會導致寒氣潛入,使人體出現傴僂病。如果寒邪陷于經脈,被稱為瘺瘡,使氣血凝滯在肌肉腠理之間。
如果人體的背腧之氣失調,就會出現非常驚恐和畏懼狀。如果人體的營氣降低,在肌肉腠理之間反向運行,就會產生癰腫。如果魄汗沒有出盡,身體虛弱并出現氣爍之癥,人體的腧穴就會因此關閉,就會發生半身不遂之癥。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