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 書評>> 精讀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①

精讀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①

byb.cn
[書評] 作者 :XJ 日期:2012-1-30 09:56
【分頁導航】


  【原文】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點評】本段繼續通過自然現象來解釋陰陽的變化。


  ①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故,所以之意。此句為指清陽之氣上升為天,濁陰之氣下降為地。

 

  ②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地氣上升為云,天氣下降為雨。這個其實講的就是雨的形成,詳見下圖。


byb.cn

對流雨形成圖

 

  ③雨出地氣,云出天氣:因此,雨實際上來自于地氣上升之云轉變而成的;同樣云則是天氣蒸發水氣而成的。

 

  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因此,對于人體而言,清陽之氣應該從上竅出,而濁陰之氣從下竅出。此句的意思是,比如,我們運動了,會產生體熱,會出汗,這個汗,應該從口鼻之竅出來;反之,如果天氣很寒冷,人就不愛出汗,反而愛排尿,這尿就是濁陰之氣。

 

  ⑤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同樣,清陽之氣,比如汗液,會從皮膚腠理發出;而濁陰之氣會走五臟。這里我們聯想到,比如癌癥,其實,就是那些濁陰之氣積聚在五臟上的結果,代謝不掉。

 

  ⑥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接上句,既然清陽之氣會從皮膚腠理發出,那出汗的過程,也就是排毒的過程,生命在于運動就此產生。反之,如果濁陰之氣不及時清除,傷害的不僅有五臟,還有六腑。

 

  【整段翻譯】所以大自然的清陽之氣上升為天,濁陰之氣下降為地。地氣蒸發上升為云,天氣凝聚下降為雨;雨是地氣上升之云轉變而成的,云是由天氣蒸發水氣而成的。人體的變化也是這樣,清陽之氣出于上竅,濁陰之氣出于下竅;清陽發泄于腠理,濁陰內注于五臟;清陽充實與四肢,濁陰內走于六腑。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