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黃帝內經玉機真臟論篇第十九①

【原文】
帝曰:四時之序,逆從之變異也,然脾脈獨何主?
岐伯曰: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傍者也。
帝曰:然則脾善惡,可得見之乎?
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
帝曰:惡者何如可見?
岐伯曰: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帝曰:夫子言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過則令人四支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點評】
①脾脈,即平脾脈,脈學名詞。應長夏季節。是指正常的脾臟脈象,其特點是柔和而起伏有節、從容均勻。《素問·平人氣象論》:“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
②孤臟,指脾臟。心、肝、肺、腎四臟之脈各主四時中之一時,惟脾脈不得獨主,故稱之。《素問·玉機真臟論》:“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傍者也。”張志聰注:“四時之脈,止合四臟,而脾臟之脈各王四季月十八日,不得獨主于時,故為孤臟。”
③重強,脾氣功能失調所致四肢沉重不舉,九竅不通的病證。《素問·玉機真臟論》:“脾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太過則令人四支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王冰注:“脾之孤藏,以灌四傍,今病則五臟不和,故九竅不通也。《八十一難經》曰: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重,謂臟氣重疊;強,謂氣不和順。”
【整段翻譯】
黃帝道:春夏秋冬四時的脈象,有逆有從,其變化各異,但獨未論及脾脈,究竟脾脈主何時令?
岐伯說:脾脈屬土,位居中央為孤臟,以灌溉四旁。
黃帝道:脾脈的正常與異常可以得見嗎?
岐伯說:正常的脾脈不可能見到,有病的脾脈是可以見到的。
黃帝道:有病的脾脈怎樣?
岐伯說:其來如水之流散,這叫做太過,主病在外;其來尖銳如鳥之喙,這叫做不及,主病在中。
黃帝道:先生說脾為孤臟,位居中央屬土,以灌溉四旁,他的太過和不及各發生什么病變?
岐伯說:太過會使人四肢不能舉動;不及則使人九竅不通,名叫重強。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