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 書評>> 精讀黃帝內經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

精讀黃帝內經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

byb.cn
[書評] 作者 :XJ 日期:2013-1-14 09:28
【分頁導航】


  【原文


  黃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

 

  岐伯對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

 

  帝曰:愿聞其說?

 

  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氣交爭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裱哉?,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點評】本段主要論述陰陽交的病癥。

  ①汗出輒復熱,輒,就,隨即。

 

 ?、?strong>而脈躁疾

  躁,躁動;

  疾,快。

 

 ?、?strong>病名陰陽交,陰陽交,熱病出汗后,仍發熱,脈躁疾。發熱和脈象不因出汗而見和緩,反有狂言、不能食的癥狀,前人認為這是陽邪交入于陰分,消耗陰氣所致,故名。屬危重證候。

 

  ④精無俾{bǐ}也,精氣無法持續補益。

 

 ?、?strong>其壽可立而傾也,傾,翻到,這些解釋為斃命。

 

  ⑥其死明矣,明,明顯。


  【整段翻譯


  黃帝問道:有的溫熱病患者,汗出以后,隨即又發熱,脈象急疾躁動,其病勢不僅沒有因汗出而衰減,反而出現言語狂亂,不進飲食等癥狀,這叫什么病?


  岐伯回答說:這種病叫陰陽交,陰陽交是死癥。


  黃帝說:我想聽聽其中的道理。


  岐伯說:人所以能夠出汗,是依賴于水谷所化生的精氣,水谷之精氣旺盛,便能勝過邪氣而出汗,現在邪氣與正氣交爭于骨肉之間,能夠得到汗出的是邪氣退而精氣勝,精氣勝的應當能進飲食而不再發熱。復發熱是邪氣尚留,汗出是精氣勝邪,現在汗出后又復發熱,是邪氣勝過精氣。不進飲食,則精氣得不到繼續補益,邪熱又逗留不去,這樣發展下去,病人的生命就會立即發生危險?!稛嵴摗分幸苍f:汗出而脈仍躁盛,是死證?,F在其脈象不與汗出相應,是精氣已經不能勝過邪氣,死亡的征象已是很明顯的了。況且狂言亂語是神志失常,神志失常是死證?,F在已出現了三種死證,卻沒有一點生機,病雖可能因汗出而暫時減輕,但終究是要死亡的。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