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黃帝內經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

【原文】
帝曰:其至何如?
岐伯曰:至必少氣時熱,時熱從胸背上至頭,汗出手熱,口干苦渴,小便黃,目下腫,腹中鳴,身重難以行,月事不來,煩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則咳,病名曰風水,論在《刺法》中。
帝曰:愿聞其說。
岐伯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小便黃者,少腹中有熱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則咳甚,上迫肺也。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于目下也。
帝曰:何以言?
岐伯曰: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真氣上逆,故口苦舌干,臥不得正偃,正偃則咳出清水也。諸水病者,故不得臥,臥則驚,驚則咳甚也。腹中鳴也,病本于胃也。薄脾則煩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身重難以行者,胃脈在足也。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于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
帝曰:善!
【點評】此段重點說明“風水”的病癥。
①不能正偃,
②病名曰風水,腎主水,風在腎經,即名風水
③薄脾則煩不能食,薄脾,指脾的運貨功能差。脾胃屬土,所以制水,土弱則寒水反侮之,故腹中鳴而食不下。
【整段翻譯】
黃帝說:病氣至時情況怎樣呢?
岐伯說:病氣至時,病人必感到少氣,時發熱,時常覺得熱從胸背上至頭,汗出手熱,口中干渴,小便色黃,目下浮腫,腹中鳴響,身體沉重,行動困難。如患者是婦女則月經閉止,心煩而不能飲食,不能仰臥,仰臥就咳嗽得很厲害,此病叫風水,在《刺法》中有所論述。
黃帝說:我想聽聽其中的道理。
岐伯說:邪氣之所以能夠侵犯人體,是由于其正氣先虛。腎臟屬陰,風邪屬陽。腎陰不足,風陽便乘虛侵入,所以呼吸少氣,時時發熱而汗出。小便色黃,是因為腹中有熱。不能仰臥,是以內水氣上乘于胃,而胃中不和。仰臥則咳嗽加劇,是因為水氣上迫于肺。凡是有水氣病的,目下部先出現微腫。
黃帝說:為什么?
岐伯說:水是屬陰的,目下也是屬陰的部位,腹部也是至陰所在之處,所以腹中有水的,必使目下部位微腫。水邪之氣上泛凌心,迫使臟真心火之氣上逆,所以口苦咽干,不能仰臥,仰臥則水氣上逆而咳出清水。凡是有水氣病的人,都因水氣上乘于胃而不能臥,臥則水氣上凌于心而驚,逆于肺則咳嗽加劇。腹中鳴響,是胃腸中有水氣竄動,其病本在于胃。若水迫于脾,則心煩不能進食。飲食不進,是水氣阻隔于胃脘。身體沉重而行動困難,是因為胃的經脈下行于足部,水氣隨經下流所致。婦女月經不來,是因為水氣阻滯,胞脈閉塞不通的緣故。胞脈屬于心而下絡于胞中,現水氣上迫于肺,使心氣不得下通,所以胞脈閉而月經不來。
黃帝說:好!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