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黃帝內經虐論篇第三十五①

【原文】
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
岐伯曰:其氣之舍深,內薄于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
帝曰:善!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邪氣客于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會于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內,注于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于五藏,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
【點評】討論瘧疾為何隔日發作。
①其間日而作者何也?間日,隔日。
②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
日晏,原指天色已晩,日暮。但此處則是指逐日推遲
日早,逐日提前
③注于伏膂之脈:伏膂之脈,解剖結構名。指隱伏在脊背筋肉之間的經脈,指腎脈。《素問·瘧論》:“邪氣客于風府,循膂而下,……注于伏膂之脈。”王冰注:“伏膂之脈者,謂膂筋之間,腎脈之伏行者也。腎之脈,循股后廉貫脊屬腎……但循膂伏行,故謂之伏膂脈。”
【整段翻譯】
黃帝道:瘧疾有隔日發作,為什么?
岐伯說;因為邪氣舍留之處較深,向內迫近與陰分,致使陽氣獨行于外,而陰分之邪留著于里,陰與陽相爭而不能即出,所以隔一天才發作一次。
黃帝道:講得好!瘧疾發作的時間,有逐日推遲,或逐日提前的,是什么緣故?
岐伯說:邪氣從風府穴侵入后,循脊骨逐日逐節下移,衛氣是一晝夜會于風府,而邪氣卻每日向下移行一節,所以其發作時間也就一天遲一天,這是由于邪氣先侵襲于脊骨的關系。每當衛氣會于風府時,則腠理開發,腠理開發則邪氣侵入,邪氣侵入與衛氣交爭,病就發作,因邪氣日下一節,所以發病時間就日益推遲了。這種邪氣侵襲風府,逐日下移一節而發病的,約經二十五日,邪氣下行至骶骨;二十六日,又入于脊內,而流注于腎脈;再沿沖脈上行,至九日上至于缺盆之中。因為邪氣日漸上升,所以發病的時間也就一天早一天。至于隔一天發病一次的,是因為邪氣內迫與五臟,橫連與膜原,它所行走的道路較遠,邪氣深藏,循行遲緩,不能和衛氣并行,邪氣與衛氣不得同時皆出,所以隔一天才能發作一次。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