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黃帝內經虐論篇第三十五①

【byb.cn XJ】瘧論,講的是什么呢?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瘧疾。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瘧疾。瘧疾在我國古代稱為瘴氣,國外稱malaria,為意大利文mala(不良)與aria(空氣)二字合成。
精讀黃帝內經虐論篇第三十五①
本病是由雌按蚊叮咬人體,將其體內寄生的瘧原蟲傳入人體而引起的。瘧疾是以周期性冷熱發作為最主要特征,脾腫大、貧血以及腦、肝、腎、心、腸、胃等受損引起的各種綜合征。
而《黃帝內經》的年代,對瘧疾病的病理還不是很了解,認為是受了風邪引起的,因而在論述上存在著很多的局限性。這點西醫的認識還是很深刻的。中國在治療瘧疾上,對世界有突出貢獻,因為發明了青蒿素,而它的發明人是屠呦呦。2011年9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因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貢獻,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這是中國生物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世界級最高級大獎。
瘧疾多發生于熱帶地區,老百姓俗稱打擺子。大家知道杜聿明嗎?就是楊振寧前妻的老丈人。抗日戰爭時期,他率中國遠征軍去緬甸時,過野人山時,就得了瘧疾,好在大難不死挺過來了。可想而知,這種病的厲害。
由于瘧論篇較長,故而我們分成上下兩篇來解讀,總結部分,我們在下篇一起做。
黃帝問曰:夫痎瘧皆生于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
岐伯曰:瘧之始發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
帝曰:何氣使然?愿聞其道。
岐伯曰: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并于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栗鼓頷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于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此皆得之夏傷于暑,熱氣盛,藏于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于皮膚之內,與衛氣并居;衛氣者,晝日行于陽,夜行于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
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
岐伯曰:其氣之舍深,內薄于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
帝曰:善!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邪氣客于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會于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內,注于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于五藏,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
帝曰:夫子言衛氣每至于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
岐伯曰:此邪氣客于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故邪中于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于背者,氣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
岐伯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
帝曰:瘧先寒而后熱者,何也?
岐伯曰:夏傷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凄滄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膚之中,秋傷于風,則病成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于寒而后傷于風,故先寒而后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