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黃帝內經痹論篇第四十三

【原文】
黃帝問曰:痹之安生?
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
帝曰:內舍五臟六腑,何氣使然?
岐伯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腎;筋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肝;脈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心;肌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脾;皮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于風寒濕之氣也。
凡痹之客五臟者:肺痹者,煩滿喘而嘔。
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干善噫,厥氣上則恐。
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
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
脾痹者,四支解墮,發咳嘔汁,上為大塞。
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于小便,上為清涕。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諸痹不已,亦益內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點評】本段重點解讀五臟六腑痹癥的臨床表現。
①痹之安生,之,語氣助詞,無具體的意思。此話即為,痹安生。
②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至,即到。至陰,即到達陰的意思。如太陰為三陰之始,故太陰又可稱為至陰。太陰屬脾,至陰常作脾的代詞。《素問·金匱真言論》:“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結合上下文,此處的至陰指季夏、長夏,即農歷六月。《素問·痹論》:“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長夏季節,脾經當值。和前面的解釋并不矛盾。
③內舍五臟六腑,舍,住舍,停留、駐留之意。此處指疾病侵襲之后,駐留皮膚腠理之間的意思。
④五臟皆有合,合,結合,此處是指五臟和肌肉等組織器官之間的相連接的部位。
⑤煩則心下鼓,鼓,鼓動,敲鼓,即醫學上稱的心悸。
⑥嗌干善噫,嗌,咽喉;噫,嘆氣
⑦上為引如懷,引,牽引;懷,懷孕。
⑧尻以代踵,脊以代頭,尻,屁股;踵,腳后跟;脊,脊柱。形容羅鍋式的走路方式。
⑨上為大塞,上,上腹部;大塞,指中焦堵了。這是現代人常見之癥狀。
⑩若沃以湯,若,好像;沃,動詞,飲、喝之意;湯,熱水。
【整段翻譯】
黃帝問道:痹病是怎樣產生的?
岐伯回答說:由風、寒、濕三種邪氣雜合傷人而形成痹病。其中風邪偏勝的叫行痹,寒邪偏勝的叫痛痹,濕邪偏勝的叫著痹。
黃帝問道:痹病又可分為五種,為什么?
岐伯說:在冬天得病稱為骨痹;在春天得病的稱為筋痹;在夏天得病的稱為脈痹;在長夏得病的稱為肌痹;在秋天得病的稱為皮痹。
黃帝問道:痹病的病邪又有內侵而累及五臟六腑的,是什么道理?
岐伯說:五臟都有與其相合的組織器官,若病邪久留不除,就會內犯于相合的內臟。所以,骨痹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于心;肌痹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于脾;皮痹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于肺。總之,這些痹證是各臟在所主季節里重復感受了風、寒、濕氣所造成的。
凡痹病侵入到五臟,癥狀各有不同:肺痹的癥狀是煩悶脹滿,喘逆嘔吐,
心痹的癥狀是血脈不通暢,煩躁則心悸,突然氣逆上壅而喘息,咽干,易暖氣,厥陰上逆則引起恐懼。
肝痹的癥狀是夜眠多驚,飲水多而小便頻數,疼痛循肝經由上而下牽引少腹如懷孕之狀。
腎痹的癥狀是腹部易作脹,骨萎而足不能行,行步時臀部著地,脊柱曲屈畸行,高聳過頭。
脾痹的癥狀是四肢倦怠無力,咳嗽,嘔吐清水,上腹部痞塞不通。
腸痹的癥狀是頻頻飲水而小便困難,腹中腸鳴,時而發生完谷不化的泄瀉。
膀胱痹的癥狀是少腹膀胱部位按之疼痛,如同灌了熱水似的,小便澀滯不爽,上部鼻流青涕。
五臟精氣,安靜則精神內守,躁動則易于耗散。若飲食過量,腸胃就要受損。致痹之邪引起呼吸喘促,是痹發生在肺;致痹之邪引起憂傷思慮,是痹發生在心;致痹之痹引起遺尿,是痹發生在腎;致痹之邪引起疲乏衰竭,是痹發生在肝;致痹之邪引起肌肉瘦削,是痹發生在脾。總之,各種痹病日久不愈,病變就會進一步向內深入。其中風邪偏勝的容易痊愈。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