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黃帝內經五運行大論篇第六十七

【原文】
帝曰:氣相得而病者何也?
岐伯曰:以下臨上,不當位也。
帝曰:動靜何如?
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復會也。
帝曰:余聞鬼臾區日:應地者靜。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謂也。愿聞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天地動靜,五運遷復,雖鬼臾區其上峰而已,猶不能遍明。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耀緯虛,五行麗地。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形精之動,猶根本之與枝葉也。仰視其象,雖遠可知也。
【點評】此段介紹天地運動的情形。
【整段翻譯】
黃帝說:若客主之氣相得而生病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說:氣相得指的氣生主氣,若主氣生客氣,是上下顛倒,叫做下臨上,仍屬不當其位,所以也要生病。
黃帝說:天地的動靜是怎樣的呢?
岐伯說:天在上,自東而西是向右運行;地在下,自東而西是向左運行,左行和右行,當一年的時間,經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及其余數四分度之一,而復會于原來的位置。
黃帝說:我聽到鬼叟區說:應地之氣是靜止而不動的。現在先生乃說:"下者左行",不明白你的意思,我想聽聽是什么道理。
岐伯說:天地的運動和靜止,五行的遞遷和往復,雖然鬼叟區知道了天的運行情況,但是其沒有全面了解。關于天地變化的作用,天顯示的是日月二十八宿等星象,地形成了有形的物質。日月五星圍繞在太空之中,五行附著在大地之上。這就是大地之所以承載運各類有形的物質的原因。太空布列受天之精氣的星象。地之形質與天之精氣的運動,就象根本和枝葉的關系。仰觀其天相,雖然距離很遠,但仍然可以知曉得他們的情況。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