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黃帝內經五運行大論篇第六十七

【原文】
帝曰:地之為下否乎?
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大虛之中者也。
帝曰:憑乎?
岐伯曰:大氣舉之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溫之,故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火游行其間,寒暑六人,故令虛而生化也。故燥勝則地干,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矣。
帝曰:天地之氣,何以候之?
岐伯曰:天地之氣,勝復之作,不形于診也。《脈法》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此之謂也。
帝曰:間氣何如?
岐伯曰:隨氣所在,期于左右。
帝曰:期之奈何?
岐伯曰: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不當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反者死,陰陽交者死。先立其年,以知其氣,左右應見,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
【點評】介紹風寒暑濕燥火之天氣與人的脈象之間的關系。
①勝復之作
勝復,是指"五運六氣"在一年之中的相勝相制,先勝后復的相互關系。
勝即"勝氣",復即"復氣"。勝是主動的,有強勝的意思;復是被動的,有報復的意思。
勝復之氣,即一年中之上半年若有太過的勝氣,下半年當有與之相反的復氣。如上半年熱氣偏盛,下半年當有寒氣以報復之。又如木運不及,金氣勝木,木郁而生火,火能克金,稱為復。
勝復的一般規律是,凡先有勝,后必有所報復,以報其勝。勝復之氣并非每年都有。
②間氣何如
間氣,運氣術語。間隔于司天和在泉左右的氣。六氣分治,在上者為司天,在下者為在泉,其余四氣分司天和在泉左右,稱為間氣。《素問·至真要大論》:"司左右者,是謂間氣也。""間氣者,紀步也。"即間氣以步為紀。每歲六步,每步六十天零八十七刻半,合計三百六十五天零二十五刻為一周年。六氣如初之氣,二之氣,三之氣,四之氣,五之氣,終之氣,每氣為一步,故每一間氣各司一年之中的六十天零八十七刻半(一晝夜為百刻)。
【整段翻譯】
黃帝說:大地是不是在下面呢?
岐伯說:應該說大地是在人的下面,在太空的中間。
黃帝說:它在太空中間依靠的是什么呢?
岐伯說:是空間的大氣把他舉起來的。燥氣使它干燥,暑氣使它蒸發,風氣使它動蕩,濕氣使它滋潤,寒氣使它堅實,火氣使它溫暖。所以風寒在于下,燥熱在于上,濕氣在于中,火氣游行于中間,一年之內,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下臨于大地,由于他感受了六氣的影響而才化生為萬物。所以燥氣太過地就干燥,暑氣太過地就熾熱,風氣太過地就動蕩,濕氣太過地就泥濘,寒氣太過地就坼裂,火氣太過地就堅固。
黃帝說:司天在泉之氣,對人的影響,從脈上怎樣觀察呢?
岐伯說:司天在泉之氣,勝氣和復氣的發作,不表現于脈搏上。《脈法》上說:司天在泉之氣的變化,不能根據脈象進行診察,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黃帝說:間氣的反應怎樣呢?
岐伯說:可以隨著每年間氣應于左右手的脈搏去測知。
黃帝說:怎樣測知呢?
岐伯說:脈氣與歲氣相應的就平和,脈氣與歲氣相違的就生病,相應之脈不當其位而見于他位的要生病,左右脈互移其位的要生病,相應之脈位反見于克賊脈象的,病情危重,兩手尺脈和寸脈相反的,就要死亡,左右手互相交見的,也要死亡。首先要確立每年的運氣,以測知歲氣與脈象相應的正常情況,明確左右間氣應當出現的位置,然后才可以預測人的生死和病情的逆順。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