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內經.靈樞.經脈第十

【原文】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抵鼻,至目內眥,斜絡于顴。
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虛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本段翻譯】
小腸的經脈手太陽經,起始于手小指外側的末端,沿著手夕的后緣循行而向上到達腕部,并出于腕后小指側的高骨,由此再沿著前臂尺骨的下緣直行而上,出于肘后內。側兩筋的中間,再向上沿著上臂外側的后緣,出于肩后的骨縫處,繞行肩胛部,再前行而相交于肩上,繼而進入缺盆,深人體內而聯絡于與本經相表里的臟腑—心臟,此后再沿著食管下行并貫穿橫膈,到達胃部,最后再向下行而聯屬于本經所屬的臟腑—小腸腑;它的一條支脈,從缺盆部分出,沿著頸部向上走行而到達頰部,再從頰部行至外眼角,最后從外眼角斜下而進入耳內。它的另一條支脈,從頰部別行而出,走向眼眶下方,并從眼眶下方到達鼻部,然后再抵達內眼角,最后再從內眼角向外斜行并絡于顴骨,而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銜接。小腸經循行動畫:http://www.neimengedu.cn/doc_50-6.aspx
手太陽小腸經之經氣發生異常的變動,就會出現咽喉疼痛,頷部發腫,頸項難以轉動而不能回顧,肩部就像在被人拉拔一樣緊張疼痛,上臂部就像已被折斷一樣劇痛難忍等癥狀。手太腸經上的腧穴主治液所發生的疾病,其癥狀是耳聾,眼睛發黃,面頰腫脹,以及頸部、頷部、肩部、上臂、肘部、前臂等部位的外側后緣處疼痛。
治療上面這些病證時,屬于經氣亢盛的就要用瀉法,屬于經氣不足的就要用補法;屬于熱的就要用速針法,屬于寒的就要用留針法;屬于陽氣內衰以致脈道虛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屬于經氣亢盛也不屬于經氣虛弱,而僅僅只是經氣運行失調的,就要用本經所屬的腧穴來調治。屬于本經經氣亢盛的,其人迎脈的脈象要比寸口脈的脈象大兩倍;而屬于本經經氣虛其人迎脈的脈象反而會比寸口脈的脈象小。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