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黃帝內經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

【原文】帝曰:上古圣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耳!夫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也。
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
岐伯曰: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镵石針艾治其外也。
【點評】此段重點說明湯液和醪醴在古時有用,而今時為何失效的原因。
①以為備耳:備,后備,預備;耳,語氣詞。
②故為而弗服也:弗服,不能服。指古人把湯液醪醴制作好了,不馬上服用,而是當作藥液以備后用。
③道德稍衰:
道德,指養生之道;
稍衰,衰落。
④服之萬全:萬全,指服了湯液后,身體康復。
⑤今之世不必已何也:
不必已,指服用完了湯液,不一定痊愈;
何也,是為什么?
⑥必齊毒藥攻其中:
必齊:一定準備齊
毒藥:指各種湯藥。(這就是為什么是藥三分毒的道理。)
攻其中:攻,進攻,攻取,此處指用毒藥驅趕疾病。此處強調的是內攻。
⑦镵石針艾治其外也:
镵nchán,刺,鑿,形容用外力治病的狀態。
石針艾,石,砭石,刮痧;針,針刺;艾,艾灸。
治其外,與前面用毒藥攻其內對應。
【整段翻譯】黃帝道:上古時代有學問的醫生,制成湯液和醪醴,但雖然制好,卻備在那里不用,這是什么道理?
岐伯說:古代有學問的醫生,他做好的湯液和醪醴,是以備萬一的。因為上古時期是太和之世,人們身心康泰,很少疾病,所以雖制成了湯液,還是放在那里不用的。到了中古時代,養生之道稍衰,人們的身心比較虛弱,因此外界邪氣時常能夠乘虛傷人,但只要服些湯液醪醴,病就可以好了。
黃帝道:現在的人,雖然服用了湯液醪醴,而病卻不一定好,這是什么緣故呢?
岐伯說:現在的人和中古時代又不同了,一有疾病,必定要用藥物內服,砭石、針炙外治,其病才能痊愈。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