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黃帝內經熱論篇第三十一

文章開頭我們已經說了,對于發熱的問題,由于歷史的局限性,中醫對感染引起的發熱認識不夠,因而只能列出傷寒一種引起的發熱,而西醫由于發明了抗生素,解決了因感染引起的發熱問題,從而確立了其主流醫學的地位。因此,任何的醫學都有其長短板,中西醫也不列外。
對于因受寒涼引起的發熱,中醫的辦法很多,主要是解表發汗。如果病情再重了,就是使用瀉藥。比如如果我們淋雨受寒了,會覺得渾身上下肌肉酸痛,這是為什么呢?其實,這種肌肉的酸痛是因為我們的經絡因寒涼給閉住了,導致體內的毒素無法排出而引起的。這就好比我們做完劇烈的體育運動后,肌肉會有酸痛感一樣。因為劇烈運動,肌肉的負荷會急劇加大,在短時間內做功很多,與此同時,排出的廢物也就很多,當廢物一時半會兒代謝不掉時,就會產生乳酸堆積,肌肉酸痛就會由此產生。此時,如果我們泡個熱水澡,或者做做按摩,就會加速氣血循環,將體內的垃圾代謝走,從而使這種酸痛感消失。同樣,我們因受寒而閉住的經絡,在解表發汗的藥物作用下,也會使得我們閉住的經絡打開,汗一出,體內的毒素就得以排出,酸痛感消失,人的病也就好了。
除了討論因傷寒而引起的發熱外,熱論還重點討論“遺”癥,“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 ”,什么是“遺”,就是殘余的病邪。有一個現象,我們都經歷過,感冒時,我們的胃口會變差,不僅聞不到味,而且吃東西也沒味,這就是岐伯所說“: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很多人不解,說是生病了要吃點好的,其實,在當今中國,因為營養不良而生病的少之又少,絕大部分生病,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在吃上表現為胡吃,尤其是垃圾食品;在生活起居上,瘋狂打游戲和熬夜,這些最終會導致我們的免疫力下降,從而為外邪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機。因此,感冒,或者初愈之時,我們的脾胃功能很弱,不能消化大魚大肉,因此,還是要以清淡了飲食為主,比如粥、爛面條等,以助我們的脾胃功能恢復,這就是岐伯所言“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中西醫各有長短,面對發熱,我們一定不要驚慌,如果只是因為受寒而引起的發熱,只需要采取解表發汗法處理即可;如果是因為被他人感染引起的發熱,進而引發咳嗽等癥狀,就不那么簡單了,也許使用抗生素是一個解決方案。
當然,如果想要使身體始終保持一個健康狀態,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做刮痧、按摩,以確保身體的經絡處于暢通狀態,使身體的毒素蓄積量最少,給身體以一個健康的生存環境,這才是上醫之道。
本人自學習養生以來,6年多幾乎未得過感冒,最多就是打幾個噴嚏,睡一覺就好,因此,對于發熱,已經成為了久遠的記憶了!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