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內經.靈樞.終始第九

【原文】
所謂氣至而有效者,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其故者,適雖言故,病未去也。
補則益實,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
故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經脈之所生病,而后可得傳于終始矣。
故陰陽不相移,虛實不相傾,取之其經。
【整段翻譯】
治療實證時,在針下產生了感應而說明針刺已經有了療效的時候,此時如果再用瀉法去瀉其病氣,就會使患者的病氣更加削弱,此時的脈象仍和患病時的脈象一樣大,但卻沒有患病時的脈像那樣堅實;倘若用了瀉法之后而脈象仍顯堅實,就和患病時的脈象一樣,則即便患者說他感到已經恢復到了正常時的健康狀態,其實他的病患也還未完全除去。
治療虛證時,在針下產生了感應而說明針刺已經有了療效的時候,此時如果再用補法去補其正氣,就會使患者的正氣更加充實,此時的脈象仍和患病時的脈象一樣大,但卻比患病時的脈象更加堅實;倘若用了補法之后而脈象不顯堅實,仍和患病時的脈象一樣,則即便患者說他已經感到輕快舒適,其實他的病患也還未完全除去。
所以能準確地施用補法,就必定能使正氣充實;能準確地施用瀉法,就必定能使病邪衰退,這樣,即使病痛在當時并沒有隨著針刺治療的進行而立即消除,但其病情還是必定會減輕乃至痊愈的。要取得這樣滿意的效果,就必須首先通曉有關十二經脈的理論及其發病時所出現的癥狀和病理機轉,然后才能得到《終始》篇的精義,進而在臨床上取得良好的療效。
陰經和陽經都各有其所聯屬的相應臟腑,這種對應的關系是不會改變的。虛實不同的臟腑病變,反映于體表肢節,也各有其相應的證候,而這種對應的關系也是不會錯亂的。由此,要調整各種病理變化,只要根據其病候而確定出患病的臟腑,再取患病臟腑所屬經脈上的腧穴來進行治療,就可以了。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