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內經.靈樞.終始第九

【原文】
凡刺之屬,三刺至谷氣,邪僻妄合,陰陽易居,逆順相反,沉浮異處,四時不得,稽留淫泆須針而去。
故一刺則陽邪出,再刺則陰邪出,三刺則谷氣至,谷氣至而止。所謂谷氣至者,已補而實,已瀉而虛,故以知谷氣至也。邪氣獨去者,陰與陽未能調而病知愈也。故曰: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矣。
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后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后瀉其陽而和之。
【整段翻譯】
大凡使用針刺的治療,都要采用"三刺法",即由淺至深地分三個步驟進行針刺,并由此引導谷氣來復而產生針感,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如果出現邪僻不正之氣與體內之氣血相合而為患;或是應該居于內的陰僭越于外,而應該居于外的陽反沉陷于內,以致內外陰陽錯亂;或是上下運行的氣血,應該逆行的反而順行,應該順行的反而逆行,以致氣血運行失常;或是經絡之氣運行部位的深淺發生了改變,以致內外經氣各失其位,相雜而行;或是脈氣不能與四時時令相應而出現升降浮沉的變化;或是外邪稽留于人體而使邪氣滿溢于臟腑經脈等病變,都應該用針刺去治療,使之痊愈。
運用"三刺法"時,初刺是將針刺入皮膚的淺表部位,以使陽分的病邪外出;再刺是將針刺到較深的部位,以使陰分的病邪外出;三刺是將針刺到更深的部位,到了一定的深度,就會使谷氣出而產生針感,有了得氣的感覺就表明已經取了得療效,此時就可以出針了。所謂"谷氣至"的情形,就是指用了補法,就會出現正氣充實的表現,用了瀉法,就會出現病邪衰退的表現;通過這些表現,醫者就可以知道谷氣已經到來了。倘若經過針刺而能使病邪得以排除,則即便此時人體的陰陽血氣還沒能得到調和,我們也能知道病患將要痊愈了。所以說,能準確地施用補法,就必定能使正氣充實;能準確地施用瀉法,就必定能使病邪衰退。這樣,即使病痛在當時并沒有隨著針刺治療的進行而立即消除,但其病情還是必定會減輕乃至痊愈的。
陰經邪氣盛而陽經正氣虛的,治療時,應當首先補其陽經的正氣,然后再瀉其陰經的邪氣,才能調和這種陰盛陽虛的病變;陰經正氣虛而陽經邪氣盛的,治療時,應當首先補其陰經的正氣,然后再瀉其陽經的邪氣,才能調和這種陰虛陽盛的病變。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